感谢大会邀请我来作这个演讲。 2010年我当选澳门科学馆的馆长,再早十年我管澳门东亚会的游泳池,当时我26岁,我管的人全比我年纪大,他们也由不同的公司调过来,因为当时澳门搞东亚会,还做奥林匹克标准的游泳池,当时很多人来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事情,我就把所有的游泳池设置的理论重新学了一遍,学了一遍我就整合再简化,整合简化是我每次到大学演讲里必须讲的东西。根据人们的不同认知和学历来给他们讲,慢慢让他们明白之后就开始帮他们做一些实验,我做了很多科普的工作,15年前。有一次澳门的最高领导来参观游泳馆,就是我陪着他的,他就问我这个当馆长的,东亚运动会快到了,我们游泳池水的质量怎么样。我当时说我们是按照欧盟的标准,其实说什么也解释不了,也不太明白,我就拿一个试馆在游泳池里装了半只喝,我说我是用可以喝的标准来做的。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们有很多数据,有很多科技的观念,但是要一步一步让人家明白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来做,而且这些表达方法不是说科学不科学的问题,是他们有没有兴趣再问你下一步的问题,所以经常说我们做科普是中学生、小学生、大学生,其实我跟你们说,我觉得很多现在工作的人还需要科技普及的观念,他们做事情他们不明白,他们一步一步去做。我本身是做电力的,我是工程师,设计这个电厂的时候,他们很多事情不明白,不明白导致他们的工作有很多危险,要让他们明白才能避免这个危险,其实很多的工作也是如此。 澳门科学馆2010年开馆,到现在不到8年,当时有国家主席来开幕,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开幕,当时我们的使命是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还有两个使命,一个是作为地区会议中心,还有就是推动旅游业的,是比较多元化的科学馆。我们当时找了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我们的馆,这个馆本身是一个展品,什么展品呢?贝聿铭的设计有很特别的地方,就是你拿刀在这个馆任何地方切开两边是对称的,这是他建筑坚持的数学几何的概念。当时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8米的柱子,我问了他很多问题,学了很多东西,大师就是大师,他本身由数学到建筑到美学的连贯性其实也是非常好的科普题材,所以我之后做了我们很多馆建筑设计的科普题材,很多我们做的工作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经常跟同事说人家没有做的我们想,人家做得好的我们可以学,我们有自己的品牌,我们有自己的产品,我们能出产自己的产品,我自己也要用。这是我自己设计的,这是科学馆的品牌,我希望有很多自己创作的东西有一个平台发挥,本身科学馆就是一个平台,我们也配套一些基础的技术,就是科学跟技术的分别,科学是一个理论,一个发现规律的问题,技术就是我们要灌输给他们,到现在这个时代可以用什么技术。 我到每个科普论坛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做科普,我不说它的理论,可能这个答案不太科学,但是我跟他们说,我做科普是为将来孩子看到希望,是让他们看到将来。我们为什么做这个科学和提升?我们要治不同的疾病,要人对将来有希望吧,我们要解决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要让孩子看到将来的希望,他们才有兴趣来学。我经常看很多小学,我很喜欢看,讲了很多疯狂的概念,其实不疯狂,一点也不疯狂,很多看过的电影就是今天发生的事,有什么惊讶,没有什么惊讶,我们要开阔他们的眼光,我们科学馆做的就是开阔他们眼光的平台。很多时候有人问我,我们做事情有没有限制在里面,我说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当然这个资源还是有限的,但是我们选一些比较有效益的来做,现在还有省直部门,省直部门我是怎么应对的?很简单,我们有大数据应对,不要问我,问这个数据。一个人从走进我的馆,我们收集他们走路的动作,每个人的身材、走路的动作,我们何以给他们一个ID,我们就追踪这个人到哪个产品玩了多久,后台进行分析,这些技术不是新的技术,是很多年前就有的技术,现在很成熟了,当时也没有大数据的概念,但是这个应用需要很多电脑一起运作,澳门科学馆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有全世界第一的8K的天文馆,这个天文馆不止是高清的问题,它后面电脑运算能力是全亚洲数一数二的,我们就用这个运算的平台做我们想做的事情。 我们用数据以后,我们得出一个答案,哪些展品是受欢迎的,哪些展品不受欢迎,我们把它淘汰,看数据。男跟女走路姿势不一样,我们可以分辨出来,就可以知道哪个年龄层,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因为本地人外地人买票的时候有两条不同的线,我们就追踪了,这些我们可以应用,但是应用以后这个结论是什么呢?我们要把得到的资料转化成创意,做一些创新的东西。最后我们发觉很多科普题材,我们也做了很多材料,但是不太直接到达学生的范围,我们怎么做呢?有些地方比较难做,我们争取了很久,就是我们官方的教材,科学馆是偏科技部分的,由我们来主导这个事情。就是这个学生学到这一课,连接起来就是这个实验,到最后跟这个产品连成一线,这是我们创作的科普的产业,其他馆比较少做,但是我们先做,我们也不怕尝试。最后就是我们可以有数据,从它的交换到我们本身的补助有一个平台,到最后它的产出,完全有一个统计数据,这个统计数据很重要,现在有很多国际测试的平台是标准化的。但是我们在投入资源的同时,我们最终要把握什么?是时间、时机,错失时机这一代人就过了,我们经常说教改,这一代人是这个制度,下一代是怎样,我们希望提供多一些数据给官方。科学馆的展品,我们更换展品的频率非常高,展品换那么快,但是淘汰去哪里了?我们就有另外一个开发计划,就送到很多中国需要的科技馆里面,把它翻新,全中国有很多需求,我们把这个资源尽量用到最大,也是为了科学管理数据。 未来是什么时代?人机协作的时代。以前每次说AI思潮的时候每次都冷却下来,但是这次不一样,因为每次说AI赢了人以后,大家没有投钱进去,政府也没有政策进去,但是这次不一样,美国、中国很多大企业真正投钱到这个行业。我们因为有大数据和物联网,搭建一个平台给它,我们现在没有。我们现在面对的是看将来怎么用,或者是怎么让孩子从科普里面看到将来他们面对什么样的。很多人问我人跟机器做围棋有没有意思,我说你会不会跟一个跑车斗快?会不会跟一个计算机斗运算快?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科学问题,是一个原则确定结果的问题。规则设定的问题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跟阿尔法狗不是围棋,或者我把围棋棋盘横竖加两个,它的数据完全不一样。现在我们说是低层次人工智能的问题,阿尔法狗怎么运作很简单,在大数据里面把所有的可能性计算进去,它有足够的数据就可以预测下一步怎么走。 我们跟这些机器比较是什么意思,人工智能是为我们解决实质问题的,下一代也是,下一代可以创造很多不同的比赛,我们要解决实际的问题。没有AI之前我们是什么时代呢?工业革命之后的机器其实是自动化的年代很久了,自动化年代什么呢?就是我们投产了很多机器,它自动去运作,代替我们很多人力,所以将来的模式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建立一个相互学习的模式,机器人学我们,我们也学东西,我们学怎么高层次再提升这个机器人的AI功能,是这样。我们一同发现这个规律与价值,一同去发现,以前是我们去发现,我们定一个程序他们走,以前自动化机器人的状况。但现在不一样,现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怎么分别呢?我不是去学习它,它是学习我,我做这个动作,它来学习,它就模仿做,达到我们要的目标,它做不了会自动修正,直到做好为止,它有自动学习能力。将来还有一些工种会被AI取代,比如X光检测识别,这些工作被取代是一定会发生的,这是取代了3D的工作,但是自动化系统有一个很危险的东西,就是它不懂得停下来。 人工智能分类,我们停留在狭义的人工智能方面,最后到强人工智能还有一段路要跑,我们馆就开始做一个人机协作的运营模式。我们第一台AI机器人在今年已经投入服务了,在我们会议中心,将来我们越来越多的工种要用AI机器人去取代,但是我们要让大家明白,我们做这些工作不是取代他们工作而已,是产生更多的价值出来。现在要有更多的人机协作的技术,现在我们有语音识别,现在我们有动作识别,还有其他不同的表达方法相互沟通。将来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投入这个资源,跟机器人一起做,这个效益不是1倍的放大,是无限的放大。还有后面的大数据,刚才说了我们应用很多大数据,这几个机器人也是我们馆的机器人,这是世博会的JACK,它现在退役了,手脚老了,还有一些新的。我们开发不同的AR教育软件,目的很简单,我们不只是提供给澳门学生,我们卖到全中国,为什么我们把展品做得那么小,是为了容易搬动到山区,让山区的孩子明白和开开眼界,给他们希望,他们在科普里面也希望看到未来,我们这个过程里面会找到很多尖端的人才,但是我们做普及是要把资源投放到大众里面。现在中国刚刚开完全国的法律研究大会,也说了这个问题,也是一直走。我们用大数据、物联网加上各种传感器去应用在整个营运方案里面,包括我们的科学馆的应用,或者是其他产业的应用。人的价值是它有自我认知,机器人现在没有,美国有一个电影说过,美国本身有一个云机器人计划,大家好像听过,就是所有机器人的脑袋在云端,它所有的运算资料在云端,我们用无线连线的技术,它只是一个机器人而已,但是如果云端被黑,会有数以千计的机器人叛变,这是有可能的。 将来的营运模式是不断把系统整合起来,将来我们跟机器人一起生活,有很多人说机器人取代我们,机器人给我们带来很多恐惧,不知道有没有看过这个电视剧《真实人类》,里面的对话很简单,人类问这个AI说怕不怕死亡,他说我就是不怕死亡,所以我才比人强。但是这个人跟他说,就是你不怕死亡,你不会感受死亡的恐惧,你根本没有活着过,你只是存在过而已。我们跟机器人有很大的分别,但是将来我们要搭一条科普的路让孩子知道怎么走,这是我们的责任。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