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在2020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2020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席酉民发表了讲话。


1.jpg


  非常开心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不是郑强那样的化学家,也不是什么家,我是教育工作者,在这儿分享一下我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我保证我的PPT比他一定少很多。最后的话落脚在回归初心,回归本质。

  我提出的问题是回归还是重塑,或者是回归和重塑,这是我今天要谈的,那么大家知道现在的大学遇到了很多问题,前一段时间中国有一篇很有意思的报道,说很多西部的大学到东部区域办学,后来中央派了一些记者去采访,我提了很多建议,包括中国的大学组织法的问题,包括大学的资源配置问题,最后我讲一句话,这句话讲了很多年,我现在想讲一句话,建议国家允许大学破产。这不是一个新话题,是一个老话题,有一个教授说未来的美国教育如果不变革,15年之内,美国的大学会破产一半,有人说他是哗众取宠,有人认为给我们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实际上,2013年到2014年,美国的大学连续破产了数百所,这种情况下,中国把美国的教育作为我们的样板去学习,我们应该思考在目前这种世界的背景下,大学是破产还是通过颠覆性的创新去赢得未来,实际上现在是一个全球重塑教育,再定义大学的时代。所以我们必须去回答一个问题,中国教育,我们现在从政府到下面都在讲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我们到底是回归还是重塑,我个人认为是回归+重塑,既要回归,还要重塑,这两个问题必须解决好。我今天跟大家一起思考一下用什么样的办法解决回归和重塑的问题,刚才有校长讲到了中外合作大学,我们学校也是中外合作大学,他讲的是第一个中美,实际上早期有两所,我们是早期的两所之一,我们当时在办这个学校的时候,我们的定位是什么,不能简单的靠背外国大学,因为全球需要重塑,所以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就是让我们怎么样去撬动这个教育,我们把自己定义为教育的变革者,我们要找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通过办这个学校,能不能对中国的教育进行某种变革,这是我们的努力。途径是什么,你既然有这么伟大的理想,途径是什么,大家知道教育是航空母舰,我们上面有小学、中学、大学,怎么样让大学发展,不是给航母母舰上增加一架歼20,试图通过这样的一所学校去探索未来的教育,然后改变教育的航线,这实际上是我们所采取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有可能对未来的教育有更大的影响,而不是简单的在中国多一所大学,少一所大学,如果在中国能够有一所大学,能够对教育的方向,教育未来的模式提供某种借鉴,这个大学的意义就更大。我们一开始就开启了这样的探索,你要探索未来的方向,一定要跟未来的教育进行深刻的理解,这个时候用经济的四个阶段做了一个简单的划分,大家会看到传统经济、知识经济、创客经济、创新经济,下面还有几种教育模式,我们现在基本上在第二个阶段,教师教授,有一小部分,小团队的创造项目是导师指导,但是未来是什么,想一想人工智能、想一想机器人,想一想知识的传授速度和传授途径的可取代性,未来更多的是改变,因为你的工具很强大。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手机,但是没有人敢说把手机的功能用到了30%,如果一年以后,或者现在,一个人愿意就可以拥有一个机器人助理,假设一下,机器人助理非常强大,可以拓展人的功能,但是人不行,就像手机一样,你最多用30%的功能,它依然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未来的教育在干什么,提升人的心智,提升人机互动、人机合作的能力和创造性,这才是未来的教育。所以我们现在遗憾的是,我经常拿郑强老师开玩笑,他发了很多的呼声,我们要释放教育,大家要注意,教育是人生的全过程,我们李院士讲教育的善,但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我们绝大部分的人是为他人学习的,还有很大部分人是为学位学习,很少为兴趣而学的。想一想看,你未来的学历、学位一定会迅速贬值,如果一个大学只有学历学位的发放权,保证你的存在价值,你迟早要破产,现在人类社会里面真正的价值是你在某一方面有造诣,你有没有学历学位都没有关系,很多人会找你,因为你有价值创造。所以我们的教育,如果我们能够形成大量的,从小学开始,幼儿园、小学开始就有自我兴趣的追求,其实幼儿园就有兴趣,一步一步的兴趣,最后只留下考高分、进名校、拿证书,贴了一身标签,出去做不了任何事情,这种教育一定会毁灭一代一代的创造性。


2.jpg


  我们一定会出现三类人,一个是有造诣的专家,把自己的兴趣做到极致,还有一种是把兴趣做到极致,甚至形成他的领导力,就成为了行家,即使没有成为行家,专家,也会过一个幸福的人生,为什么不帮人实现这样的价值呢,这就是教育的思考。围绕这样的教育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全球化我同意之前教授的观点,根本不会终结,会进一步加大,只是说形式、方式不同,还有数字化、智能化会导致全球进一步的合作,这种情况下,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世界的玩家,或者说有责任的话应该是世界公民,有公民行为,不仅仅是玩家,还得守法。那么未来的人要成为世界玩家,有几个东西是进一步加强的,无论是专业的精英教育,还是一般的教育,品格、素养、心智变得非常重要,想一想人和机器人的关系,你没有这些东西,机器人在你面前就没有什么用。我们需要一批有造诣的专家,这类人是专业精英,需要培养,但是未来社会更缺的是用人工智能、机器人这种新的平台和工具,给人类制造新的生存场景的人,这样的人需要整合能力,而且需要跨文化的领导力,还需要行业坚持,最后可能成为行业领袖。很遗憾,如果是有兴趣的追随者,绝大部分人不会成为这种人,绝大部分的人是有能力的工作者,只有少部分的人会变成行业精英,但是我们希望的是,我们所有的人类,所有的中国人能够释放自己的兴趣,释放自己的价值,那最重要的教育应该是这类,就是这些人如果我们训练他的终身学习能力,训练他的兴趣导向,这些人会过上幸福的人生,不少人会演化出专家、行家,这是我们对未来教育的三种模式的思考。

  围绕这样的思考,我们怎么做呢,简单的说,我们是利用中外合作办学的独特性,把西方的文化和实践,和东方的文化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学校办学和有的中外合作办学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不是简单的靠背,我们也不想靠背,全世界的大学到现在为止都落后了。我说这句话很多人会挑战我,你说哈佛、牛津、剑桥落后了吗,落后了,落后于这个时代技术对它的要求。他们自己也承认,所以才会有牛津专门组织一个团队,对他近150年发展历史的重新梳理,我们是把吸收国外的文化要素,那三个五角星是西方文化的三个基石,右边是中国的,把这些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教育探索。我们做的是,最重要瞄准未来的趋势和需求,未来的教育应该怎么做,未来的大学内部体系应该怎么做,想一想看我们现在的大学体系,包括中国和世界的大学都是应用的官僚层级式的结构体系,在学校里面不知道郑书记现在弄得怎么样,老师一般不愿意去行政楼的,因为脸难看、事难办。还有大学和社会的互动关系,我们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探索去影响,我们在15年前说这些话的时候,有的人觉得是天方夜谭,15年以后,每年有各种培训,我们现在组织了一个大学撬动中国的大学创新竞赛,形成了一系列的生态,我在这儿不讲了。基本的逻辑简单的说一下,让未来的教育一定要做这样的改变,一个改变就是我们现在传统的教育,基本上都是专业的,重视专业技能的教育,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发现这些人不能用,大家都在强调怎么样进行跨专业的教育,把学科分成块儿,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即使这样的人依然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因为他们缺了很多创新精神,缺了领导力。网上虚拟世界玩得很欢,到了现实世界立即被打败,你问一个年轻人什么都懂,可能是一个本科生,但是一知半解。所以这种训练,只有经过跨专业的训练才有可能成为高端的,社会需要的人,既有专业教育,又有跨专业教育,这么多的教育我们叫做融合的教育。无论是哪种教育,最后的素养教育也必须加强,特别在数字智能时代,我们做了三种探索,一种是有行业背景的专业精英,一种是以行业整合专业知识,我们叫做有专业基础的行业晶莹,还有一种是有行业背景和能力的工作者,终身兴趣追求者,这种人有可能会变成那样的一种人,三种模式会形成我们未来对大学的几个阶段的认识,这是古代的大学,这是现代的大学,专业弱连接分割的,未来的大学,不管是现在叫3.0还是4.0,一定是扁平的、多元的、融合的、分布式的。

  要做到这样的大学,我们学校的观点,一个大学最重要的是品牌,品牌背后一定有教育哲学和理念,然后在全球的知识网络和资源,最后是分布在不同地区有主题的教育生态,形成这样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撬动未来人类新的生活方式,这是我们的理念。围绕这样的理念,我们做了三个阶段,一个是我们的1.0版本,在苏州工业园区的主楼,我们在这个地方做的是1.0版本,用了十年时间去创新和升级了传统的教育,然后2017年开始考虑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对人类基本功能的替代,我们提出了融合式教育,这是太仓校区的设计,明年全部建成,这个地方叫2.0。联合企业资源,创建行业导向的融合式教育,最近我们在大湾区做一个试点,那就是我们的3.0布局,融入社会,撬动各方资源,营造教育研究创新创业的产业生态。好,谢谢大家。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大家需要自问,我们真的重视教育吗?
上海纽约大学创始校长俞立中在2020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的演讲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