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活动背景 关于年会 年会日程 与会嘉宾 招商合作 参会指南 关于我们 图文报道 媒体聚焦 English
图文报道
开幕式暨主论坛
“一带一路”高校智库论坛
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论坛
科技文化与科普教育论坛
创意发明-中国青少年崛起之路论坛
互联网+教育论坛
闭幕式与成果发布
新闻吹风会
参观考察及会场内外
 
图文报道 > 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论坛
昆山杜克大学副校长丹尼斯·西蒙演讲

昆山杜克大学副校长丹尼斯·西蒙演讲

我是昆山杜克大学的执行校长,昆山杜克大学是中国的十个中外合资办学的大学之一,包括其它中外合资办学。对我来说,这个工作是非常有收获的,同时我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今天我想跟大家聊的是一个比较宏观的画面,我们想说的是怎样建立一个国际校园。建立一个全球导向的校园的一个机构,这是我们的目标,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非常容易的目标,我们需要很多的时间,也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从我们的经验当中学到一些。

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在不断变化的一个时代,我们所面临的世界,21世纪的这个世界是非常不同的,我们所经过的每个体验也是时刻变化的。在这样一个世界当中,我们必须成为一个领导,必须帮助我们的年轻人,把他们培养成未来的领导。在这个过程,我们听到了许多全球化的声音,有的人觉得是好事情,有的人觉得是坏事情,但是全球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全世界不断流动的过程中,创新优秀的教育资源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现在新一代的父母们希望把孩子送到海外去求学,去美国、欧洲甚至日本,这样的需求越来越多,由此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画面,不仅是教育,研究方面也有这样的呼声。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越来越多的人都已经进入了大学学习,但当我们与工作领域的人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却经常提到人才短缺这个问题,即便在中国,中国每年都有700万的年轻人从大学毕业,但我们与中国企业对话的时候,他们都觉得他们很难找到高质量的人才,所以我们发现学校当中的培训和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是不对等的,所以我们需要帮助这些学生实现成功。现实告诉大学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是去应对经济和社会的需要。尤其是在个人的教育方面。所以我认为下一个经济体就是现在我们所面临的经济,我们必须要应对它的发展,我们的经济是由创新和科技来引领的,我们需要那些科技和创新的人才不断进步,来驱动经济发展。在全球这个范围内,所以我们也发现经济面对资源的挑战,各种新型资源在不断被发展,也有资源短缺的问题。在21世纪,即便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巨大的经济体中,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发展新的资源和能源,在2008年,我们发现这两个国家之间的人民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比政府意识到的更加紧密,所以我们也要把这个纳入到考虑当中。

我们也发现许多经济体开始相互合作,一个大学把它当成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这样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许多的大学和教育机构都是在一个更广泛的范围内相互合作,相互融合的,我们必须要继续合作,大学也需要这样的引导者来进行合作,所以全球的教育已经变成了一个工具,来弥补现在的劳动力和教育之间的间隔和缝隙。

尤其是那些非常活跃的国家,比如中国,它对于人才和劳动力的需要也相对较强,许多其他国家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我们的国家必须要更加内化,引起更加多的关注。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全球导向的观点,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和世界周围的问题,以及跨文化的合作。一个跨文化跨功能队伍的建立,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合作,并且理解怎样去寻找21世纪各种问题的答案。一个世界全球教育导向的人才又是什么样的呢?在美国教育部的定义是这样的:在21世纪,我们认为一个受教育的人至少懂一种外语,在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方面,一个专业是有深入学习的,并且对整个世界和整个国家都有关于地理和政治方面的理解,它必须理解整个世界的文化复杂性,有各个国家不同的特色,以及可以和别人进行合作。你可以说这个看起来对于我们的年轻大学生来说太沉重了,但你能不能成为一个工程是或者一个哲学家,或者政治科学家,你都必须有全球化观点。

对于现在大多数人来说,我们事业当中有一项是全球领域的事业,所以我们必须像其他的大学和机构进行学习,比如说一些大学机构,他们有数以百计的人有工业方面的技术,但是却不能找到一个很好的工作,他们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视角和想法才能找到工作。我们在美国首先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们要让我们的教育经历更加全球化,这在过去的10年和15年之中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在10年之中它的增长是非常显著的,我们接纳的学生数量已经超过了100万,在2016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增长,并且在不断增长,美国的学生也越来越多。2016年有一个很大的增长,这个数字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进步。爱恩,他是我的一个好朋友,他认为美国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是全球的磁石。但是美国现在正在失去这个地位。例如我们昆山大学,它并不是一个中国大学,它是一个全球化的大学,只是在中国运营而已,其他有很多大学也是同样的,我们的理念是我们不能仅仅困在一个地理位置,我们必须要与全球的整个世界进行合作,不仅仅是中国和美国。当我们看到国际学生来源这张地图的时候,许多学生都来自于亚太地区,这些来自美国的学生则成为了欧洲甚至美国硅谷的许多高科技领域和基地的主要人才。

如果你看到另一头的美国学生经常去到的地方,你可以看出多少美国学生选择了出国留学呢?在2014-2015年的时候,30万的美国学生选择外出留学,这个情况实在是让人觉得非常遗憾,不仅是为美国,也是为了那些不能参与到全球化的学习当中去的那些学生。我们看到这些不断进化的留学学习情况,这个情况更加差劲,他们选择去欧洲,拉丁美洲。文化和国家都没有错,但与美国是非常相似的,有很少的学生选择去中国。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有一个非常大的项目在北京,想吸引更多的美国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但实际上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数字可见一斑。

看中国的情况,中国作为国际海外学生的留学目的地,的确有一定的吸引力,在2007年开始,这些数字开始疯狂膨胀。这显示了外国学生在中国学习的情况,也显示了中国在这方面的进步。如果我们看一下他们的来源,最多的学生来自于韩国,你可能从来想不到这一点,第二则是美国,但是这个数据是不太准确的,因为他们往往是来这里参加一个短期的学习项目,他们会在这里停留六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左右,但不会在这里进行长期学习。你可以看到这些影响,中国必须要更好地去吸引世界各地其他留学生,不要忘记我们的中国高等学习和教育方面,也是我们需要努力的一部分。所以阻挡我们去海外留学的问题是什么呢?包括国内的一些组织和海外的一些组织,孩子的家长可能会有担忧,他们很担心如果把孩子送到中东这样的地方学习会不会安全,包括非洲,所以人们在这方面有许多考虑。所有的这些我提到的这些问题,都是我所说的全球大学的开始。全球的各个大学都需要改头换面。他曾经提到一个巨大的大学理念,这就是一个教育和研究的机构和集团和社区,它有世界上最好的教师资源和实验资源,人们可以在这个环境当中体验没有地理和国际限制的交流。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大学,可以在一个更全球化的层面进行思考,他们也可以更好地去应对全球化。所以如果我们看一下这个过程,在上世纪50年代,很多大学在接下来的10年当中,都添加了公共服务,在接下来的20年当中,他们也在不断发展他们的全球化方面,只有在新世纪之内,他们才开始进化他们的课程设置,让人们开始思考不同校园当中的国际学生他们需要什么,在美国中的国际学生,他们不能融入主流,例如在美国的中国学生,他们在美国经常得到的是中国式的体验,却没有美国式的体验。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学生的问题,同样我们的美国大学也有责任,我们需要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校园。同样教师也需要注意,大多数美国学校的老师他们只关心学术,但不关心他们身边有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社区,所以他们可以吸收全世界不同专家的理念。

所以大学应该怎样开始实现这些目标呢?那就是好好实施我们的全球计划,我们要降低大学之间的界限和隔阂,让它不再如此独立,不再有物理上面的界限。例如当人们开始讨论教师资源加入不同的多种大学,加入研究中心,有合资企业进行领导。在大学当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大学在做这样的努力,因此中国也应该吸取这样的经验,并且成为21世纪的领导人。所以在过去的一个模式当中是什么样子的呢?人们负责海外留学和国际学生办公室的人他们都属于官僚机关,他们不会相互合作,在新的合作模式当中我们会有更多的合作,我们会有更广泛的合作,我们所理想的结构都是与之前的传统结构非常不一样的。

例如我们的“一带一路”大学,中国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发现他们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某个方面的研究是相关的,中国的大学、北美的大学、缅甸和中东的大学都可以参与其中,它将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结构。它会有许多的教师和学生相互之间交流,你不会再需要20合作大学或者办学机构,只需要五六个就够了,这样大学之间就会成为新的基础设施,让他们看到未来是什么样子。这些网络合作可以在方方面面,比如说新能源、水资源,或者其他我们现在觉得非常热门的话题,对于我们的大学之间可以有合作的目的与意义的话题都可以。所以我们的脉络图必须成为我们的一个蓝图,那些高等的教育机构和大学必须要有他们自己的见解和对未来的理解,去建立这样一个全球大学,必须是顶尖大学才可以担任这样的领头人作用。

第二是必须有资源来支持我们的这些理念。没有这些资金和人员的支持,这只是空谈只是做梦而已,是不能实现的。比如我们的大学,我们每年都会得到许多的资助和资金,这是我们能够在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与其他人竞争的特点。同时整个世界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更加灵活,才能适应世界的发展。事实上还有哪些雷区需要我们注意呢?我们一定注意不要去模仿别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无论是在学术、智力方面,他们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注意不要去抄袭或者一味模仿别人。在大学进行改革是非常困难的,大学越好,让他们改变就越难,因为他们的利益相关者已经适应了他们的思想方式,所以他们不想把事情和事务进行改变。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有许多点,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方向。

最后我想说的是昆山大学,当我们建立这个学校的时候,我们的理念在确定的初衷就是要把它建立成全球大学,所以建立昆山大学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将东方和西方的系统理念都混合在一起,我们用这个理念来建立我们的校园,也是我们最根本的概念。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有一个全球理念和意识,他们可以意识到全球在发展什么,我也希望他们植根于自己的本土文化,把这些文化带入他们的教室当中,也带入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当中,所以我们非常期望能看到这样一个多文化之间的多种的分享和交流,把各国文化和特点带入到校园当中,所以我们学生们必须来自全球各地才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所发展的一个课程也是有它自己的学科的,不仅与中国是相关的,同时也是与世界上其它重要的大事件相关的,所以学生们可以问自己在解决现在的扼要的21世纪的问题当中是一个怎样的角色,我怎样才可以更加有意义地生活,尤其对周围的世界都有影响。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可以在我们的教育经历当中有所收获,不仅是由于我们的课程设置,同时也由于我们的整个学生的经历当中。所以我们的世界现在越来越小,今天我们聚集于此来讨论我们的教育问题就是一个例子,不仅是文化、教育、交通都给我们这样对话的机会,所以我们希望可以好好利用今天的机会来讨论许多的问题,并且解决有些问题,非常感谢大家。

 


英国驻重庆总领馆文教处主任、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西南区主任陈兵参与对话讨论
温州肯恩大学学术副校长霍尔格·亨克参与对话讨论
 
  特别鸣谢
 

版权所有 © 亚洲教育北京论坛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院 世纪经贸大厦A座1009-1010室
电 话:86(10)68909380 传 真:86(10)68909380
E-mail: Office@asia-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