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活动简介 新闻资讯 参会嘉宾 参会指南 嘉宾观点 精彩瞬间 历史回顾 English
嘉宾观点
张林

张林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四川省科学与技术学术带头人,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管理分会副主委,四川省医学伦理委员会侯任主委。担任《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及《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等多种学术期刊的编委。1987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硕士学位,1992年留学德国攻读医学博士学位,1995年获德国Mainz大学医学博士学位,随后获德国DFG基金会资助做博士后研究,1999年学成归国,同年破格晋升教授。主要从事法医遗传学、免疫遗传学等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科技部“973”前期研究专项、科技部“863”主题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优先发展领域及重点项目等)、以及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6项发明授权专利。发表SCI论文130余篇,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一部,参编专业教材及著作四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余名。

                                                                                                                                                                                                    

    各位同仁我比较简洁的把四川大学的经验向大家做一个简单分享。

    全国思政会和十九大习总书记对高校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我们培养的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我们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整个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所以四川大学是两条主线,一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一个创新创业的教育,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四个焗油,因为四川大学是综合性的大学,所以我们希望的学生是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广阔国际视野的精英。对于创新创业我们不希望学生成立多少公司做多少企业,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我们的双创是指在学校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谋事业创事业的意识、知识、素养和能力,来成就我们学生的双创人生。

    我们首先依托课堂的主战场,大学里课堂才是主战场,所以双创教育要聚焦主战场。首先我们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我们深化通识教育,鼓励学科交叉,强化实践教学,倡导教育国际化。五大通识模块都是基于这四个理念。我们的课程里面设置了万门课程计划,我们邀请校外专家和杰出校友,对学生专门开设创新创业和实践应用课程300余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2012年开始,每年6-7月份举办国际课程周,让9万多学生受益,我们邀请了世界一流大学七百多名教授给我们开设1680门全英文课程,让学生不出校园就能听到世界大师的课程,我们也举办了2160名世界名校留学生来我们学校做国际交流营。

    除了课程安排,我们对于教学方式也进行了改变,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小班化的教学,这个小班化现在开设了9024门次,占了全校的70.5%,小班化教学是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主要是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智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自主学习习惯。我们有多视双的互动教室,有网络教室,覆盖整个学院。对学生的评价我们也要改变,我们现在的评价是学业考核的全程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和考试方式的多元化和考核结果的动态化,不再是期末一次性考试定成绩,所有的讨论、辩论、开卷、论辩、团队作业都可以作为考试的结果评价。比如说我们考试的时候,有一项就是非标准的答案,就是说老师出的答案不是一样的,就是说重在启发这个思维,激发智慧,培养创新的能力,这个答案是开放式的,非标准的。

    除了课程和评价,我们对于双创的实验平台也进行了改进,原来的是照方抓药,现在改成促进学生异想天开、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育学生双创能力的双创实验教育,我们有人文社科综合、现代医学、物理前沿与电气新技术的实验平台。我们办最好的本科,培养最好的双创学生,我们实施四大计划,这四大计划里是感知未来、思考未来的探索式教育计划,跨学科专业贯通事人才培养计划,基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度学习探索计划,大学生全球胜任力与社会责任感培育计划。

    我们也重视第二课堂,我们的第二课堂,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把大学生创新创业四大计划涵盖在创新创业教育当中,我们为学生设立的创新创业试验项目、支持计划、自主研究项目基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训练计划和异想天开的计划,我们是每年给予学生1500万,每年是3000项,我们有9767人次的学生每年参与到这四个训练当中。我们也搭建了一些平台,以赛促创,提高师生创新创业的竞争力,所有的竞赛的项目,大家都可以看到我们学生都踊跃参加,深度挖掘和培养创新创业项目,我们每年都有1000项以上的项目会在学校里面进行各种各样的竞赛,参加国家、省市的竞赛,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是1千多项,在四川省是遥遥领先。我们第二课堂的学术社团,我们把它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我们在校内最繁华的地方有3700平方米的校内黄金店铺,全部免费给学生,做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创新的实践的平台。所以在这里面,我们也有校友的企业和川大的企业,也有我们交叉的这些学科的企业在这里面,为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实践提供服务。

    作为我们来说,我们作为双创示范基地,我们搭建了五个平台,发挥政企优势,做四川大学的两圈、一股、一带来发挥我们基地的辐射作用。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还有一些非标准答案,还有学生异想天开的答案,编成册子出版五册。刚才提到的互联网+大赛,这是每届管教育的副总理都要亲自参加的,总共3届,四川大学的成绩在全国是遥遥领先的。克强总理视察川大的时候就说川大要为全国的双创带好头。

    谢谢大家!

     




高文兵
王利锋

版权所有 © 亚洲教育北京论坛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1211室
电 话:86(10)68909380 传 真:86(10)68909380
E-mail: Office@asia-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