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活动简介 新闻资讯 参会嘉宾 参会指南 嘉宾观点 精彩瞬间 历史回顾 English
嘉宾观点
王传奎

王传奎

   “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984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1990年7月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9月于瑞典林雪平大学物理与测量技术系获理学博士学位。兼任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物理学会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分子光子学、分子电子学、低维纳米体系、非经典光场等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着重发展和完善第一性原理等方法,解决在前沿技术发展中的物理问题。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在Phys. Rev. A(B), Appl. Phys. Lett., ACS Nano, J. Chem. Phys., Org. Electron, J. Phys. Chem. C, J. Phys. B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6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已指导培养博士生17名、硕士生39名,指导学生曾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王传奎:大家好,我来自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地处济南,和吴校长是一个城市,我们是山东省的重点高校,也是省部共建的高校,学校现在有两个校区都在济南,在校生3.7万名,其中硕士研究生5500人,博士研究生大约500人。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教育,我个人觉得创新创业教育是撬动高校综合改革的杠杆,也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原动力。现在进入了新的时代,新经济就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前面专家也说过新经济具有智能化、核心化、精细化、高质量等特点,属于自体性的经济,需要大量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所以新经济对创新创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觉得新经济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点就是原创性的成果和原创性的核心技术,这是创新的紧急,这是第一。第二就是交叉学科的设立,我们要培养一些本科生,具有多学科的这样一个背景,这样才有可能在新经济下的领域里边进行创新和创业。

我们学校这些年来一直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形成了创新创业的四个一的教育体系。第一是理念引领,构造双教育理念。第二是课教融合,我们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一定要和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双创课程要和实践深度融合。第三是示范特色,没有创新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创新的学生,所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教师,师范生的培养方面,一方面是提升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另外是提升他的创新教学技能,将来他工作以后可以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第四是文化滋养,我们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沃土,我们的校园文化作为引领,校园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我们学校自己的创新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这两年连续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金奖等称号,所以我们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王传奎:我们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是要求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要提高他自己的创新能力,然后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源,同时吸引学生进实验室或者进课题组从事工作,同时将人才资源转化为创新创业平台,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二是我们有双创的课程,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给本科生开设,开设课程的过程中就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有创新的这种意识和创业的意识,加到一起,我想我们学生才有可能在创新创业教育当中取得比较大的进步。



王利锋
宣勇

版权所有 © 亚洲教育北京论坛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1211室
电 话:86(10)68909380 传 真:86(10)68909380
E-mail: Office@asia-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