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亚洲教育论坛暨欧亚教育合作会议
会议实录
会议日程
回 执
拟邀请嘉宾
亚洲教育论坛暨欧亚教育合作会议
新闻发布会
地方政府领导圆桌会议
旅游合作会议
能源合作会议
欧亚经济论坛开幕式
金融合作会议
欧亚经济论坛各国投资环境促进会
 
   旅游合作会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中国的代表青岛泰之先生发言内容

    谢谢您主席先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容幸能够在此作为今天下午的一个发言人,非常感谢组委会的邀请,在我们讨论旅游之前,我们首先要谈一谈文化的问题。

    第二点,在我开始演讲之前我跟大家讲一讲我的结论。在这个小节的六个主题之中,我要强调的是建立一个国际的、联合开发丝绸之路的委员会,这是一个新的概念。事实上我们已经不需要这种概念了,我们已经有一种团队的合作精神了。那些愿意在这个地区来开展旅游和推广旅游工作的人,都是我们的伙伴,他们已经开始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今天我非常容幸的谈一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做的工作。我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讲背景。第二个问题谈一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的关系。第三是世界遗产项目。第四是系列性和跨国境的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实际上这项工作已经在我们本地区已经开展起来了。

    “丝绸之路”这个词公元前200年就已经开始了,最开始使用这个词是德国的考古学家,他是第一个把丝绸之路进行了这样的命名。这条路的产生是公元前200年,那是中国的汉朝,在丝绸之路的沿线进行了贸易的活动,同时也进行了了一些宗教、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的传播与交流。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丝绸之路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越来越下降了,但是我们建立了现代的丝绸之路,在明朝的时候中国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封闭的国家,丝绸之路的作用也慢慢下降了。根据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丝绸之路不仅是西安和罗马之间的道路,而且它是一直向东延伸,一直到日本的奈良等等。

    第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丝绸之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早在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开发了一个为期10年的丝绸之路考察,我们叫这条路为“对话之路”,2002年我们在西安发表的西安宣言,当时在西安召开了国际的丝绸之路研讨会发表这个宣言,关于联合国教科文世界的遗产项目,中国的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名录,这是丝绸之路第一次世界遗产项目;2003年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跨国境的世界遗产项目的提名,同时也制定了2006年的行动纲领。07年6月在世界遗产项目上,我们把丝绸之路的联合提名开展起来。

    那么什么是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项目呢?申报世界遗产有一些标准。首先这个遗产有一个出色或者杰出的全世界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他的保护和管理,通过资源文化遗产它们的保护和管理中能够进一步的加强,他的政府和人民如果没有决心来保护他,这个地方就不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首先每个国家都应该把这个遗址列入国家保护的遗址,或者是一个暂时的保护地,每个国家每次只能推荐一个侯选的自然遗产地。因为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文化遗址和自然遗产地在数目上是失衡的,为了鼓励大家更多的自然遗产,每个国家可以提名两项遗产地。

    第三,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成员是各个国家所组成的,他们每年都会批准30个或者40个新的世界遗产地,每个国家都有责任保护这个遗产地。提名五年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会监督它的保护状况。

    下面我讨论一下文化与旅游方面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年都鼓励可持续的旅游开发,每个世界遗产地面临具体问题是什么呢?首先是过渡的开发和过多的旅游者饱和大规模的旅游,已经给这些遗产地和景观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破坏了这个遗产地的原貌,同时我们缺乏有关的信息,也缺乏当地社区对旅游的参与,缺乏对遗产地的保护工作,我们也缺乏一些政策以及把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相关的措施和政策。在保护自然遗产和开发旅游的过程中,政府部门的职能往往是相互割裂相分离的。

    最后一点,我谈一谈地区合作的问题。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系列的或者共同申报自然遗产。从西安一直到中亚国家的丝绸之路一共有10个世界遗产地,这些遗产地都在我们屏幕当中显示出来了,正如我们左侧看到的,每个遗产地都是由单独的国家独立申报的,都是由每一个国家申报的,然后批准给了这个国家,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跨越国境的这样一种合作,把现有的10个遗产地都联合起来,所有的一系列也就意味着在今后我们要审批其他世界遗产的时候,特别是在丝绸之路沿线的时候,我们把这些丝绸之路加入到现有的遗产地之中。

    这部分我已经解释过了。现在我们一共有5个国家,中国和其他的五个中亚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一共六个国家都申报了丝绸之路的世界遗产。如果大家有问题希望你们与我们联系,这是我们的联系地址。在大家做完演讲之后,我也愿意回答大家所提出的问题,如果有任何的问题欢迎大家在那个时候提出来,谢谢!

<返回>
 
 


版权所有 © 北京市海淀区亚洲教育论坛培训中心 京ICP备1300519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384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院 世纪经贸大厦A座1009-1010室
电话:(010)68909380 传真:(010)68909380 E-mail: Office@asia-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