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文化合作与和谐世界
俞可平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谢谢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上午发言的题目是跨国文化合作与和谐世界。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最近在联合国60周年庆典上正式提出了“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理念。“和谐世界”的理念再次表达了人类一个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在这个充满风险、冲突和碎裂的全球化时代,人类尤其应当努力实现和平、安宁、公正、相互尊重和共同繁荣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谐世界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是中国古代“天下大同”这一崇高理想在全球化条件下的新发展,它所要达到的是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睦相处。下面我想就跨国文化合作与和谐世界建设谈我的六点看法:
第一,国际合作是通往和谐世界的唯一道路。9.11事件后,有一句话经常被人们引用,这句话就是:“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我们自己才能实现自由;只有别人处于安全状态,我们自己才能安全”。这表明人类日益认识到,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只有合作,才能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只有合作,才能遏制跨国犯罪;只有合作,才能预防全球风险;只有合作,才能消除人类的贫困;只有合作,才能维护人类自身的安全;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全球的民主治理;只有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增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简言之,地区之间的合作、国家之间的相互、民族之间的相互合作,是人类实现幸福、繁荣与和平的必经之路。
第二,国际合作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人类在科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和各种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每一种文明都既有它自己的独特优势,也有它内在的不足。只有取长补短,虚心学习其他民族和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每一种文明才能不断进步。一个伟大的民族和一种伟大的文明,她之所以伟大,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她善于向其他民族和其他文明学习。国际间的合作,为民族国家和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合作的过程,也就是各民族国家之间相互学习的过程。
第三,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合作,是一种跨文化的合作。国际合作的最终目的,既是为了增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同时也是为了增进民族国家自身的国家利益。因此,真正的国际合作,不仅应当是超越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合作,而且也应当是超越文化差异和民族差别的合作。全球化时代不应是文明之间相互冲突的时代,而应当是各种文明相互融合的时代。跨文化的国际合作,是最深层的国际合作。跨文化的合作,是促进各种文明之间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第四,跨文化之间的国际合作,是一种建立在文化多样性之上的合作。全球化是一个整体性的人类历史变迁过程,其基本特征就是经济一体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全球化不仅没有消除民族国家的自主性,反而凸显了民族国家的自主性;不仅没有消除民族文化传统,反而凸显了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全球化是一个国际化与本土化、普遍化与特殊化、一体化与碎裂化、同质化与异质化相并存的过程。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合作,不应以牺牲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代价,而应当在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追求全球的文化认同,做到中国古人所说的“和而不同”。
第五,跨文化之间的国际合作,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之上。有效的国际合作,对于合作双方来说,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必须是平等的关系。只有建立在平等、互利、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国家与国家之间才能有积极和长久的合作,才能将国际合作的利益最大化。“胡萝卜加棍棒”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人类需要的是以公正、民主、平等、宽容、友爱、信任和共赢为特征的新的合作模式。人类正在日益走向一个利益共同体,只有这种新的合作模式,才能引导各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迈向这样一个利益共同体,加速实现全人类的整体利益。
第六,加强跨文化之间的国际合作,需要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促进跨文化间的国际合作,既是各国政府和国家间组织的重要责任,也是全球公民社会的重要责任;既需要各国政府的积极行动,也同样需要各国人民的主动参与。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扩大的今天,国际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分子,都应当主动积极地为推动跨文化间的国际合作做出贡献。只有这样,人类才会拥有乐观的前景和积极的未来。
最后,受刚才主席先生的启发,我也给大家推荐一本国际合作方面的书。我在去年看到一本名叫做《积极的未来:21世纪的国际合作》的书,是一位名叫迈克.爱德华的美国作者写的。顾名思义,该书专门论述了21世纪的国际合作,而且作者对人类的前景和世界的未来非常乐观,他的这种乐观主义态度正是建立在相互合作这一基础之上的。所以我愿将这本书推荐给中国的读者,这本书的中译本今年将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