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亚洲教育北京论坛年会
  ┝ 日 程
  ┝ 会 议
    ┝ 博鳌亚洲教育合作磋商会议
      ┝ 图 片
    ┝ 2006年会开幕式
      ┝ 图 片
    ┝ 教育部长圆桌会议
      ┝ 图 片
    ┝ 亚洲艺术教育论坛
      ┝ 图 片
    ┝ 亚欧教育合作圆桌会议
      ┝ 图 片
    ┝ 科普与创新教育论坛
      ┝ 图 片
    ┝ 亚洲职业教育发展论坛
      ┝ 图 片
    ┝ 双语教学论坛
      ┝ 图 片
    ┝ 2006年会闭幕式
      ┝ 图 片
  ┝ 图 片
 
  演讲人简介及讲稿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中小型高校

王义遒

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Abstract:

Entering already in the stage of massive higher education, China has become the top one in terms of the scale of enroll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t is predicted that about 35 million students will be studying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all kinds by the year 2020. Current accommodating ability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owever is unable to meet the demand of such a huge enrollment number, and therefore the number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urgently need to increase by as many as 1500, most of which will be what we call the medium and small-size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for the reason that they make up for the dominant part in and play an exceptionally important role as the foundation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Building a complete and well-functioning system is indispensable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during which the scale expansion of the system must strike a balance with its structure, quality and profit-making ability in an appropriately coordinated way. To be more specific,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must have more flexible room to develop themselves, trying to be able to apply multi types of running approach at various levels and in more than just one single form. In a broader sense, different types of capital and all sources of stude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be introduced when running a university. Every institution must have its own niche, finding its due position and specialized area of education. Research-oriented institutions, most of which are large-scaled ones, for instance, aim to produce a few outstanding talents with highly qualified academic ability, while medium and small-sized schools’ task is to provide professionals of enormous number to serve the society, which are the defacto major force for the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reason, the only solution for the bottlenecks currently facing the latter lies in opening the door wide to the society and take market as the only navigation mark, so that they can finally distinguish themselves with their own uniqueness. For them, walking out of the “ivory tower” and conduc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response to local demand is what the medium and small-sized institutions have to fulfill, with the ultimate purpose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merging in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those 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Keeping in mind of the previously mentioned principle, it is without doubt that institutions of medium and small size would have much more potential to tap. With the trend of rapid growth the higher education, academic research-oriented institutions and medium and small-sized ones should support one another and co-develop in a complementary manner, without which an innovative and harmonious society will never be built up in China.

 

我理解会议组织者所指的“中小型高校”是一种以服务地方、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的高等学校,而不是完全按学校的规模来划分的。北京大学显然不属于这类“中小型高校”。但是,我觉得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样定义的“中小型大学”应该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所以我非常感谢会议组织者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中小型高校的发展战略。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是:共有3400多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超过两千万,毛入学率达到20%,高等教育已进入到大众化阶段。就学生规模说,中国已是世界第一。但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不是很高的,总数尽管有2130亿,其中财政支出931亿,约占我国GDP的0.68%,这数目和世界各国相比是较低的。

估计再过十五年,即到2020年,大概每年新生人口是2200万,那时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大概是8800万,若毛入学率比现在翻一番,是40%,那时候在校生的规模大概有3500万,其中研究生200万,本科生2500万,还有一些专科生。要达到这样的规模,在校学生就要增加约1500万。靠扩大现有学校的规模显然是不可能的,主要靠新建高校。如果按一所学校一万学生来算,大概要新增1500所高校。新增的高校大体上都是所谓“中小型高校”。所以我说,“中小型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仅仅是一个规模问题,还要建设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里,高等教育的规模应该和它的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这包括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要有一个恰当的比例,体系能自我调控,能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任何一位未来学者,任何一位预测家,都很难绝对准确地把握未来社会的实际情况,所以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够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发展情况来自我调整,使它自动地适应社会的进步。这种适应能力当然也是一种创新能力。这样一个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合理的、开放的体制,需要法制化和制度化的建设和运作。但我个人认为,这里多样化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如果我国高等教育只是一个模式,这就绝不可能实现真正大众化。

怎样构建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首先是学校类型要多样化。高等学校有不同类型,有学术型、职业型。上世纪初叶教育家,我们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就把学术型和职业型绝对分开,把职业型专业从北大分出去,这可能不完全适合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发展趋势。但是,大学分学术倾向或职业倾向还是合理的。再就是层次,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高职高专生;有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本科高校、专科学院等。职业型学校还可以有一些分化,多科的、单科的。这种学校类型和学生层次的分化是必要的,是符合社会需求的。还有办学形式的不同,有全日制的、业余的,广播电视的或网络化的。此外,还有一系列不同的办学主体。我国高等教育很长时间由公办为主,现在则有国家办、地方政府办、部门办,已经有了相当一部分民办大学。此外,生源也呈现多元化。现在本科生进口绝大多数是本届高中毕业生或少数往届生;将来逐渐会有一些已经上过大学,大学毕业的还要重新上大学。现在我们甚至不允许这样做,但将来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第二次上大学,是插班生、转岗生。45岁了再来上一次本科,甚至有些人老了要丰富自己的生活来重新上一遍大学,这都有可能,应该允许。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人们的职业岗位的迅速变动,插班生、成人“转岗生”会逐渐多起来。我们要预计到这些与以前不同的社会需求。办学模式的多样化还包括学术与职业的交叉,甚至会出现“通识化”的二年制专科,像美国社区学院那样的学校。现在我们的专科还是清一色职业化的、专业化的,将来这种“通识化”专科是一种基础教育,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别的大学里去继续深造。在这样一个非常多元化的体系里,研究型大学肯定是少数,从数量上说,我们“中小型高校”是主体,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基础。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应该有不同的定位,研究型大学应该为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服务,这是党的十六大给我们的任务。这批人才应该从思想、观念、理论上,或科学技术上引领中国的发展。他们是我们国家创新体系里面的核心力量。我们的一批大学要朝这个方向努力,要研究如何出一流人才,出创新成果,进行一流的社会服务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这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不仅包括不同国家、民族之间,还包括不同行业、不同岗位间的交流,这也不容易,也是“跨文化交流”。其中少数大学还应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不只是我们教育的需要,而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中国要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富强国家,必须靠一流的人才去建设,没有一流人才,就休想把我们这个国家建设成为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的大国。我们中小型高校的任务则是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他们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当然,中小型高校也会有分化,其中少数可能发展成为研究型大学,但主要任务是培养各级各类的实用人才。中小型高校也要有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因为很多大学是靠地方政府财力开办的。上述两种学校功能定位的划分当然也不是绝对的,研究型大学也会培养出大量应用人才,职业型大学也能培养出一些拔尖创新的人才来;而从国家建设需要看,这两种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两类高校功能划分,实际上是互补关系。

中小型高校的出路在于面向社会,要以市场为导向。对研究型大学,我们说应该面向社会,但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因为就社会发展而言,市场有它的局限性。以社会文化为例,现在市场对“超女”文化很有兴趣,非常流行,但就整个中国文化发展来讲,这种“超女文化”能引导中国社会前进吗?能把中国建设为大国吗?显然不行。这里有一个引领社会前进的导向性问题。大学要代表先进文化,这决定了我们服务的方向。但在为社会经济服务中,中小型高校可以以市场为导向。你的学生毕业出来以后必须适销对路,你培养出来的人社会不需要,找不到工作,自己也不会创业,工资也很低,社会、市场、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会怎么看,你这个学校就会垮台。我们逃脱不了市场的经济规律,所以我们必须服务好,在人才市场中找准自己的恰当定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在这样的服务当中我们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有自己不同的倾向,做出你特有的贡献。这样,你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办学经费才会源源不断地来。学校办得好,学生出去很受社会欢迎,那就肯定可从毕业生那里筹集到不少资金。这里,第一重要的是专业和学科建设要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前提。在这一点上,我们遗憾地看到,现在有的高校往往看清华、北大等大校行事,他们设一个什么样的专业,我们也跟着搞一个。这势必既害学生也害自己,你会被淘汰。其次是要密切跟地方企业和文化事业单位联系,培养“适销对路”的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占领就业和人才市场优势。要争取你的毕业生就业率高、你的学生的工资水平高、创业精神强,社会上有不少你的毕业生自己开创的企业和事业。这样,你就得到了社会的承认。第三要依靠地方企、事业,争取帮助解决教师与实习资源问题。我们现在高校的教师资源是比较缺的,特别是优质师资。我们不要将眼光仅仅局限在高等学校里面,实际上,社会上还是有不少适合当教师的人才的,他们存在于企、事业和各种文化团体和政府机关里,可以请一些这样的人到学校里来授课。同时,中小型大学还可以从这些关系中争取实习资源,这是当前困惑许多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难题。与社会联系密切的中小型高校则可发挥这方面的优势,以便在企事业实习实践中去培养学生,让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样,中小型高校出来的学生就可能比清华北大出来的学生有更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最后,中小型高校一定要走出“象牙塔”,结合地方的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技术开发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可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学生,而且还会在提高地方生产力上做出贡献。由于在人力、科技、经济和社会服务上对地方的特有贡献,中小型高校自然更容易争取到地方的资金和支持。

中小型大学可以在中国建设事业中大有作为。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跟中国一样。13亿人口是中国最大的、也是与别的国家最不同的国情。有些事,法国做得到,德国做得到,但中国却做不到。不是因为我们的人不行,而是国情不允许。我们的资源相对贫乏,发展很不平衡,地区差别、贫富差距很大,三农问题、环境问题等等,问题非常多。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创新的道路。但是创新的道路不能靠学者来开辟,创新的道路要靠党、政府、和大批学者的结合,而最重要的是战斗在第一线上的广大人民在生产、分配、消费的经济活动中,在各项事业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中国要和平崛起,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和谐社会,是很不容易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者的理论创造,更需要来自大量实践的创造。在这方面,与实践第一线有着天然联系的中小型高校是大有可为的。在我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中,中小型高校一定会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我们研究型大学和中小型大学要紧密联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一定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的和谐社会。

<返回>
 


版权所有 © 北京市海淀区亚洲教育论坛培训中心 京ICP备1300519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384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院 世纪经贸大厦A座1009-1010室
电话:(010)68909380 传真:(010)68909380 E-mail: Office@asia-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