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乔西铭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嘉 宾:
叶如舟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陈志军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
漆 军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李佳圣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
童卫军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
徐建俊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主持人:尊敬的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现在已经到晚上了,大家晚上好!因为前面各位专家的分享内容非常的丰富,这个对话环节就延迟了三十四分钟,我们再坚持一下,我是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副院长乔西明,很高兴今天能够主持高端对话三环节,深化校企合作 推动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40多年来从开创探索到规模扩张,从内涵发展到现在的高质量发展一代一代的职教人一直在探索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从而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的发展。在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中有六次提到了校企合作,十次提到了产教融合,如何深化校企合作,高水平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今天有幸请到了在全国有示范引领作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参与方面的六个学校的校长专家讲座和经验分享。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这六位专家校长,他们分别是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徐建俊副院长;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叶如舟副院长;重庆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陈志军副院长;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漆军副院长;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李佳圣院长;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童卫军党委委员;让我们对六位专家到来表示欢迎,下面按照会务组提供的顺序,有请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叶如舟副院长,该学校是四川省的双高校的建设单位。
叶如舟:谢谢乔院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是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副院长叶如舟。我汇报的题目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经济建设。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新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变化、新方式新技能倡导开放包容生态的产教融合理念。正效行企力量,资源和智慧。突出职业的适配性、技术的实用性、和教育的适应性、高水平建设、技能培训、既能提升、技能服务、技能竞赛、技能鉴定、技能原创、技能交流七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推动地区产业升级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劳动者稳定就业,承接各级技能大赛的实体公共服务平台。学校现有实训基地42个。其中国家级轨道交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一个;精密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一个省级生产进实训基地一个;市级工匠公共实训基地一个;现在简要汇报其中两个实训基地的建设体会。第一个是多元一体打造成都工匠公共实训基地;在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发改委指导支持下,由成都市总工会主导,整合政行起效资源,聚集工匠技能资源,协同学校育人资源,共建共享成都工匠公共实训基地。基地重点围绕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智能制造装备,核心软件,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行业和企业培养产业工人队伍。打造精密制造,增材制造等五个实训中心。建成精密制造,数字化设计等20余个实训室。拥有一支由32位四川工匠,成都工匠组成的产业导师团队,面向27个职业工种开展培训。占地面积一万六千余平方米,联军培训产业工人5000人/天。开展实践教学一万人/天。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300人/次,承接生产订单五百万元。为提高区域产业工人技术技能水平,实施第一罐原始计划,服务区域产业生态行动的平台支撑。第二个是校企协同打造智能化人才育训基地,我们精确匹配吉利汽车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产品升级和生产线改造,无缝对接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人才培育全生命周期与校企共建的吉利汽车成都培训中心为载体。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科技创新、成果共享等方面推动形成了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一是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校正行企多元参与的理事会,以理事会章程为引领,建立健全理事会职能,集聚清华能源研究院,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共建实训实验室12个,协同创新中心两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双主体育人机制,双身份招生方案,双结合课程体系,双导师师资队伍,双基地实训保障,双评价考核体系,深化豫港创融合人才培养,校企共建一加X证书制度试点大区办公室,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技能鉴定、员工人性年服务6000人/天。三是联合科技攻关,完成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平台开放高性能新型结构,硬质合金制备,技术与产业化示范项目研究。推动一种汽车防爆轮胎等成果转化。获发明专利十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成果应用到企业生产直接经济效益八百五十万余元。我的汇报到此完毕,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叶院长,成都工业应该说是在凝聚政校航企资源方面,在打造推动地区产业升级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下面有请重庆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陈志军副院长做讲座。
陈志军:可以看见我的这个ppt吧,我从第一章开始,各位校长,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重庆城市职业学院的陈志军。在这个岗位上我是一个新兵向大家学习,今天下午大家的报告我都认真的进行聆听,大家都做得非常的好,我主要也是从三个方面,给大家进行一个沟通,首先介绍学校,学校是在重庆,是全国党建的样板的学校。原来我们是工会的学校,是2014年转到教育管的学校,也是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试点的学校,也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单位。工作室在今年的这个7月份被评为国家级大师工作室。学校占地有910亩,在校生的有一万人。职工有550人,有七个学院35个专业。我从两个方面给大家进行一个汇报第一个就是学校从整体产交融合校企合作上是按照相互需求耦合要素资源融入。实体项目支撑成果效益分享的建设思路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学院。其中我们建成的有航空学院,有科大讯飞大数据学院。还有建筑学院是和企业共建的产业学院,是校企发展共同体,这是第一个层级。第二个层级我们与汽车的龙头企业与长安汽车共建长安汽车工匠学院,探索形成中高本一体化。企业加学校加大技能大师工作室,多主体参与师徒、学徒、生徒多身份转化的重庆市示范现代产业学院。第三个是依托产业园区的产业学院就与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区共建永谷产业学院。主要的模式有两个。第一个是政校园企四方联动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这个发展共同体是产交融合校企合作的一个大的框架,共同的开展集体建设。有一个具体的基地建设就是由学校牵头,地方政府参与,然后地方的管理的园区一起和企业,比如西门子和长城汽车、广数机器人共同建成的永川智能之道公共实习中心。这个实训中心就是建在学校里面,它会整合地方的竞赛的一些优势,整合地方的一些用人的一些需求,会整合最新的一些企业的设备,共同的来进行育人。第二个模式是四双八段式技能大师工作室基地建设 这一个图的我们可以看就是在最新的八段式在八级工的基础上将我们的工作室与我们的中高职和我们的企业有机的联合起来。第一个我们有一个国家级党支部,也是在我们的专业,还有国家级大师工作室。双大师进行引领,然后我们构建的长安汽车工匠学院就是在这基础上有长安汽车工匠学院,工匠学院怎么运行、就形成了中高本一体化的进行机制,学校为主体、企业为主体,省主体工作室和孵化器来双驱动中职高职和本科和专科本科双贯通我们可以看到从中职阶段有三个基点,就是学徒工,初级工和中级工,那这一部分在中职进行培养。通过中本中高职贯通之后,我们的学生就会到高职来学习,那高职来学习就有高级工。我们的预备技师。然后到企业进行就业和进行学习。学习就存在了我们的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从人才培养,从一个学徒到首席技师的整个的培养的过程的把它就贯穿起来了在学历上看又是从中职高职贯穿起来了。从继续教育或者是延展教育来说又把企业的又贯成起来了,是这样的一个培养模式。目前工作室建筑工作站有这个老挝的外向工作站将我们的课程体系和标准输入到老挝,因为我们和老挝共建了一个老挝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第二个就是在成都浦江因为是依托四川和重庆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战略。 还有两个,一个是永川工作站,还有一个是七象工作站,就将我们的育人通过下后面的工作站的方式来延展下来。这样工作室的建立有几步,第一步在中职就会建工作站。比如说就是陈志军国家级首席大师工作室永川工作站。到了高职进入工作站进行学习,如果到了企业怎么办?到企业我就和企业要共建,叫姊妹工作站现在我们叫友好姊妹工作室,就是整个育人随着工作室的整个建设又联合起来了。就、几个就统一在一起。就是我们的四双八段是技能大师工作室基地建设的一个介绍。因为刚才各位校长的话讲的都非常的好,然后各种机制建设健全我就讲到这里。
主持人: 陈院长本身也是这个大师。从四双八段式技能大师工作室这基地建设都非常的有特色,有时间我们再到重庆找一下陈院长去学习!下面有请国家双高校专业群建设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漆军副院长给我们做经验分享。
漆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晚上好,非常感谢举办方给我们学校提供一个和大家兄弟院校交流的一个平台。我经验分享的题目是画好三个同心圆打造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我们学校。我校是广东省教育厅直属的一所公办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广东省一流院校。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多次获评全国50强60强100强单位,我校是一所具有较强工科,特色的职业院校。目前有14个二级学院和45个专业。在校生超过2.2万名,其中工科专业和学生占比近三分之二。多年来我校探索画好平台机制,团队三个同行圆,打造利益共享,价值驱动发展共赢的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持续密切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培训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2022年全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活力指数排行榜中排名第八。下面我就围绕这个平台机制团队三个同心圆的绘制来介绍一下我们校的一些经验。第一个就是画好平台通行圆打造校企利益共同体,搭建产教融合自身平台,挖掘各方的价值诉求,寻找利益共同点。以需求对接促成价值交换是解决校企利益错位问题的一个关键。因此我校会同政府协协会,企业四方搭建的产教融合平台,牵头成立了广东机电职业教育集团。打造了校企利益共同体,构建了一三五一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所有的专业全覆盖。以此提高学校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当前广东机电职业界教育集团已经成为教育部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的培育单位。我们一是每个专业至少和一个区域龙头企业合作,每个专业至少有三个产教融合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每个专业至少有五个稳定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专业教研室教师至少参加一个专业行业协或者在一个企业任职。我们到目前为止有165家校级培育的长江融合企业,112家省级培育的产业融合企业,还有一家是国家级培育的产教融合企业。画好机制同心圆打造校企价值共同体,打造价值共同体是解决校企主体价值差异问题的关键。因此我校重点建立融合机制和动力机制,打造校企价值共同体。主要是就是融合机制和动力机制。融合其实就是校企融合的各方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发展,其核心途径是转换他们的一些资源要素,实现价值的共享。动力机制就是建立校企合作贡献度评价机制,融合其次就是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变成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真正的实现产教双方融合一体,资源要素的互相转化,互相支撑,形成良性互动的全新生态体系。例如我们建立校企共建的一些产业学院。目前和美的集团建来了威宁电机产业学院。与广州白云电器建立了智能电器产业学院,与深圳麦克韦尔共建了电子雾化智能装备的产业学院。其次是建立动力机制,我校出台了校企合作贡献度项目负责人的一个评价办法,设计芝麻积分,校企合作贡献度评价体系,评价利益相关主体的校企合作贡献度,让产教融合的利益相关方,都能进一步的参与合作的动力。我们这个体系其实有七个一级指标,有14个二级指标,还有100多个评价点,我们形成了这样一些评价。这个评价不断是对企业来进行评价,促进它那么还专对我们的二级学院,对我们的专业,对教师来进行评价。实际上是通过这种评价方法来把各个相关方积极性调动起来,画好团队同行圆打造校企发展共同体铺设了育人成果,落地输出,入侵形成了发展共同体是解决校企合作难以落地问题的一个关键,因此我校重点打造三个服务团队,第一个是博士的科技服务团队,由博士或者副高以上的职称担任负责人,基于科技创新中心和成果转换平台建设组建科研团队。第二个就是人才培养服务团队,就是有一个学校教师团队和一个企业专家团队共同组成。第三个是职业培训的服务团队,以我校为主体整合了融通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商会等资源搭建了一加N的联通的互动共同体,在开展社会培训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我校还去向广东省双十产业集群面向科技成果和应用环境,水土部分的问题精准化的组建了12个博士团队,有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博士团队,荔枝蓄冷储运热质藕和关键技术博士团队等等开展技术服务。这是我校博士团队围绕一些强服务的一些照片。比如说走访调研了一些中小微企业,分析企业的一个关键技术需求,并由企业出题校企双方投入科研经费,设置产业产教融和专项课题,开展合作有力的提升团队的还有博士的这种技术服务能力。还有就是人才培养的服务团队,下面就是我校人才培养了一个服务团队,在职业集团成员单位。佛山以泰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产业融合实训基地,依托合作的颈椎牵引项目载体合作开展人才的一个培养。三次成立职业培训服务团队主动开展社会培训的服务。我校通过机构设置和制度建立构建了一个培训体系。依托自身是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和国家建技能鉴定所打造三大支柱,形成了一体系三支柱的机电培训模式,为职业培训服务团队搭平台,面向国内外开展订单式项目式菜单式的社会。由于时间比较紧我就只能简单的介绍一下啊也欢迎各位兄弟院校来我校指导工作,谢谢!
主持人:下面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职业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国际化院校,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的李佳圣李校长,给我们做经验分享。
李佳圣:主持人好,各位校长好,我是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李佳圣。职业学院是2016年建设的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学校主办方中国保信集团一直在致力于高端化、优质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办学追求。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当中,就产教融合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当然跟我们刚才汇报的双高校优质校差距太大。201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设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2018年获批全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培训示范基地。2019年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2020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产家融合50强。那么在产业融合的探索方面很多是设想或者说是一种规划。首先加强15建设,培植产交融合根基,一是设置条件优化标准。分层认定一支双师教师。我们知道最近教育部发布的双师教职标准。应该说比较抽象。所以我们针对这一标准进一步量化,细化标准。对校内的中级或高级双审教师进行强化激励机制赋能。从待遇、从教师发展、从项目建设等等方面,来为双师教师的这一个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是搭建平台分类培养,促进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我们搭建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校企共建的教师发展中心。在今年刚刚有这个初步的雏形。那么在分队培养方面一是通过港政数字赋能强化全体教师的督守能力培养。二是通过跟岗访学、顶岗事件、促进青年教师双师化。三是通过行企兼职专项培训打造双师型的专业带头人。四是三化融五阶培养打造双师型教学教师的教育创业团队。主要通过职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三化融通。通过对教师从新进教师到合格教师到骨干教师到专业代人以及到名师或者叫领军人物这一个发展路径。对教师的发展制定长期的目标。打造教师创新教育团队。五是借船出海葵谢公生,叠加培养专兼职,结构化双师队伍。基于社会伙伴关系的理念。建设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 企业实践流动站,企业访问工程师。采取三进三道路径。三进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大师进课堂,企业项目进课程。三道教师搬到企业,课堂延伸到厂区,课程精准到生产线,通过这一系列的路径。学校和企业之间联合培养结构化的双师队伍。其次,依托双师队伍深化产教融合。一是对接河北省四加四加三加N产业结构不足。和唐山市四加四加四加N产业结构不足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学校从设立时代60多个专业。经过几年的调整替换优化组合到目前55个专业。二是港口在镇,加产学研,转用创,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工匠学院。目前正在着手,一个是北京达内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人工智能工匠学院。一个是首都钢铁集团的下属企业创建验造钢铁冶金工匠学院,主要对宝信集团一直打造的中国匠工这个名片进一步的擦亮。三是中国特色学制加企业新的新型学的制。校企双师的诱人。目前学校有13个专业。与企业进行联合培养。订单培养的专业比例达到30%多。四是运作市场化功能多样化。建立生产性食品基地和产教融合基地。五是服务国家走出式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创建境外办公房,但这是我们发展的一个愿景。,就学校的发展特别是在产业融合方面,愿景。打造四个一批。主要打造一批教练型教师。打造一批双师型民事工作室。打造一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打造一批产业道师。力争四个突破。一个是集团办学实验突破,因为年轻,我们目前正在组建唐山康阳职业教育集团。希望集团不仅能够创办而且能够在市级层面达到的一个示范建设。搭建产教融合平台。第二是产业学院实现体制机制突破。打造校企命运工同体,第三是河北大工匠实现突破。进一步擦亮中国匠谷这一亮丽的名片。第四是省级教学成果奖突破。这个跟高我们的双高效优质校比起来可能很很惭愧。目前因为年轻学校严格说只有五年的这个高职办学时间,所以省级教育成果奖目前还是零,所以我期盼着省级教育成果奖头破。跻身河北省绩效考核的。A一类的职高行业。促进四个升级。一个是双型教师数量和质量的升级。虽然我们在做这个努力,但是作为民办校,比较强的短板我们一直在补这个短板实现双11教师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升级,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根基。第二个是师生技能竞赛的奖项升级,主要是在现在国家平台,私人竞赛能够拿出一些奖项。彰显中国降谷的这个品牌质量。第三是高专业群建设水平升级,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办学竞争力。第四个是服务社会能力升级。当地离不开的使命担当。这是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做过的和准备做的这个关于产业融合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一些想法,跟我们兄弟专校比起来差距太大。再次感谢论坛给年轻的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个交流和展现的机会。也期盼着我们的双高校优质校多给予年轻的民办校以指导,以支持,感谢各位专家,各位校长,谢谢!
主持人: 曹妃甸学院就是充分利用民办学校的灵活的机制。通过这个航企兼职。开展这个双师型教师的认证,聚焦人才培养在学生培养的质量方面培养的非常高,学校也发展的非常的快,谢谢李院长。下面我们有请国家双高校学校建设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童卫君给我们做经验分享。
童卫军: 时间原因,我给大家汇报一下,就以学校高水平,产教融合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这么一个ppt,职教20条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同等不同类型,同等重要,双高计划是相当于说职教20条里面的一个先手棋,明确了要打造高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其实刚才说的产教融合的高水平的产教融合适用基体也是种应有之义。那么为了落实这个职教十条其实我们教育部专门印发了一个九部门的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我有幸在教育部挂职期间参与了这个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起草。直辖高地有山东高地,济南,甘肃、江西。我们温州活力温台职业教育的高地也是在这个T计划里面印发的,我也参与了活力温台文件的全程的起草,,那么活力温台之后呢,就是大家知道去年我们印发了中办,国办印发了这个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因为又有双高计划,又有提质培优。又有活力温台,还有这个高智能化的行动计划。那么一系列的这种文件就我们学校就站在这样的一个综合以上所有的任务和建设任务的情况下,我们学校正式印发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高智化的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这个我觉得把前面的所有的任务指标都统在一起,这样便于考核,便于执行。这里面当然这个高水平的产教融合实行基地其实是都贯其中,重点汇报三个方面,一个是我们学校在这个双高校以来进行下层县域办学脱攻坚,我们东南西北中形成这个分布式主动服务,现经济办学的这样的一个模式,东面我们跟鹿城校区办技术培训,主要以技术培训为主,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我们还跟温州市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联合运营了温州市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里面有近十万家的企业,近十万家的企业刚好为产城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的西面跟欧海区政府联办了个温州设计学院,他们提供地,提供建房子,建好我们去里面建混合所有制的大师工作室,长江融合试营基地,建这个红河社会大师工作室,我们南边,跟温州市瑞安市政府联办瑞安学和心理们,建这个混合所有制的实训基地,跟瑞利职业俱学办混合所有制的残学(音),建混合所有制的实训基地,现在瑞安市政府对我们评价非常高,准备启动二期再给我们二期150亩。北面我们跟温州市的永嘉县建了温州永嘉学院,这里主要是建中高一体化的办学食品基地,中高职一体化怎么在食品基地里面建设,刚才我听前面有位老师也讲到,就是中职和高职一起在建这个实用基点,我们在永江学院那个试点,刚才在瓯海设计学院我们是建混合所有制的大师工作室,在瑞安的是跟瑞利集团建中高子一体化的实基理实验,我们在高教园区中校区建设了数字实训大楼,投资了一个多亿,建造了一个高水平的实训化大楼。下层县域办学拓展空间,其实核心内容还是办高水平的产教融合使用基地,第二是我们整理校园形态,我们学校里因为产教融合使用基地建设,不断的有个迭代升级的过程,我们在对原来的产业综合使用基地建设重新迭代升级的时候发现,我们秉持这个以群建用的理念,这个双高校以来,我们把这个机械系和电气系整合成智能制造学院,把工商系和采购系整合为数字经逞г海涫邓脑赐防醋杂谡飧鍪笛祷氐摹U飧稣仙叮詈蠼ǔ烧鍪霾刀堆г骸5诙鍪俏颐堑诙握闶歉菰从玫恼庋拇笱前颜飧鲅蟹⑹笛涤呕飧鲅蟹⒑褪笛档目占洳季郑∧敲窗颜飧鋈愫弦唬拼春弦唬汛釉吹慕萄Чこ蛘飧龃匆荡葱鹿こЦ谋洌崾嗽从貌寤ㄊ降牟季郑咽敌谢氐恼飧鲂翁姓恚谌觯褪俏颐歉菡飧稣嬲牟敌枨笸ü飧鍪笛祷氐恼仙叮垂捶赐屏诵碌淖ㄒ到ㄉ瑁略隽斯ひ祷チτ茫履茉醋氨讣际醯囊恍┬碌淖ㄒ担业髡似吒鲎ㄒ担废怂母鲎ㄒ担尤蔚恼恚龇癫捣⒄沟ㄒ瞪叮ü涤没氐恼姆赐普飧鲈合岛妥ㄒ档愕纳丁P碌牡贡栈疲詈笥指菪碌淖ㄒ到ㄉ瑁倮刺逑治颐切碌恼飧鍪笛祷兀匝榛亍5谌鍪俏颐墙兴分卫怼G磕诤趺囱ü飧鍪涤没氐恼现笤合档牡髡瞬排嘌桨傅亩ゲ闵杓浦笫且纬梢匝г蔽鳎逯贫任诵模晟颇诓恐卫硖逑担缓笠哉飧稣衅鹦魈澹岳嫖ΥM平獠垦分卫硇纬闪艘桓瞿谕庑栌盟返闹卫硖逑怠Q8咚礁咧柿糠⒄梗咚俜⒄挂不竦昧苏憬】蒲Ы萄С晒钡奶氐冉保∠衷谡饽苌瓯ü医萄С晒保颐浅霭娴淖ㄖ渤闪⒘搜芯恐行木褪谴幽诤ㄉ枭习ㄖ刚飧龈咚降氖涤没亟ㄉ璧某晒氐阃平颐侨蠼ㄉ瑁桓鍪腔旌纤兄聘母铮咚降牟套酆鲜涤没砥鞯暮诵幕故且谢旌纤频母母铩N颐怯腥范ㄈ鲈蚓椭灰欣谌瞬排嘌欣谘7⒄梗欣谄湓鲂У模颐撬械牟侨诤系男灾识伎梢匀ヌ剿鳎ㄎ颐歉鹄г赫飧鲆肴鹄б磺灏偻蜃式穑⒘巳鹄笛г海ㄎ颐且肓嗽吹目Х龋淳频旯芾碛邢薰荆ㄒα宋轮葜侵悄苤圃斓募际醴裼邢薰荆诨旌纤兄频钠教ㄉ希推涫凳笛涤厥峭ü旌纤兄频男问剑ǔ扇鱿钅浚诙鍪俏颐窃诟詹潘档奈颐堑年焙J鄙兄窃煨≌蚶锩嬖谏杓蒲г豪锩嫖颐且ê谜飧鲋幸街敖淘埃幸街敖淘袄锩恳淮我圆套酆鲜笛祷兀旌纤兄频拇笫ぷ魇椅鹘ㄉ琛5谌侨谕ㄖ行∑笠捣衿教ǎ颐怯惺蚣业拿裼笠凳荩颐窃趺凑厦裼笠导已5淖时荆裼笠导业淖时咀詈罄醇し⒅耙到逃斡朊裼笠挡斡胫耙到逃男露Γ∥颐谴罱诵G莸幕ネㄆ教ǎΥ蛟炝宋绿ㄖ敖檀竽浴N椅轮葜敖痰氖荽竽宰詈罄锤衬懿倘诤希詈笪蚁敫蠹曳窒恚裁词歉咚降牟淌笛祷兀胰衔Ω檬且云笠滴鞯嫉恼庋囊桓隼砟睿行д险笠底试矗颐堑胤秸鸢玻兰蔚胤降恼缓笥置飨傅闹卫碜橹芄梗硎禄幔禄岬恼飧黾芄褂惺抵市缘暮献髂谌荩导史⑸胬赐詹潘狄⒉岢晌欢ǚ芍贫炔笛г海绻г翰忝嫔喜缓猛黄颇敲创硬笛г和黄撇笛г海梢源踊夭忝娼徊酵黄疲褪敌谢夭忝娼型黄疲卸懒⒎ㄈ说纳柚茫煨院头蚜π灾剩詈蟾飨喙乩娣礁魅∷瑁魉酒湔撸钪沼欣谘8咚椒⒄埂P恍淮蠹摇�
主持人:刚才童委员讲了一下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产教融合的一些经验做法。我觉得温州职院确实做得到学校发展融入了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到了地方离不开。另外又能够做到下沉这个现役拓展空间。与地方的发展同频共振又做到了这个离不开地方,所以说在产教融合方面,做的是非常扎实的。因为南京信息的徐校长,现在出差在航班上,他在上航班前也录制了一个视频,大概有五分钟的时间我们请这主持人给播放一下。
徐建俊:大家好我是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徐建俊。我们学校是一所公办的信息类高职院校。也是国家双高B类学校。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电子制造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大量的涌现。智能化成为趋势,在我们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围绕智能电子产品。在自己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上做了一些探索。智能电子产品具有功能迭代快,技术复合度高,生产精异化程度高的典型的特征。这对高职电子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要需要及时跟进生产发展。有效强化学生多技术,多技能综合能力,和高质量生产能力这三方面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学校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共同投资了校内混合所有制企业,南京中润男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同时成立了综合男性检测产业学院。与公司实施一体化的管理,同时协同生态圈的165家电子类企业共建了校内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开展人才培养。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做法,以及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方面,是构建校企合作的新生态,把握产业需求。重构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技术加质量的一个课程体系。以公司电子产品检测认证业务为纽带汇聚了165家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检测,集成运维企业。开展了整个专业群,多专业,多维度的人才培养的合作形成了产调微生态。专业群也能快速的把握智能电子产品生产岗位的新需求增加了lora无线通讯龙芯芯片开发等新技术。同时还升级了17门专业课程。增设了质量检验基础,质量管理等四门质量管理类的课程。强化实践教学中的生产质量管理。技术加质量的课程体系也有效地提升了毕业生的适岗性以及在岗位发展的后续能力。第二个方面主要是创新混编师资团队资源共用。专业与产业技术同步发展来更新我们的教学要素。专业教师与生态圈企业的工程师共组团队共同承担服务业务,创新混编团队的机制。师资团队也入选了全国首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主要反映在这几个方面。一是累计共同服务企业一千两百余家,联军技术服务收入两千余万元,保证了教师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二是建立了教学资源的转化机制,将生态圈企业的业务案例,技术资料,生产标准以及工艺规范及时引入教学,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26本。也建成了国家精品课程两门,国家规划教材达21本, 并且获得了首届全国教材建设的一等奖。三是建立校企设备复用机制引入生态圈企业的生产环境,以之为核心搭建实训环境。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中企业累计投入了设备6000余万元。实训设备做到了与生产设备的同步升级。第三个方面实践教学改革实践真做,通过能力递进,依托生产强化实战教学,依托生态圈企业针对智能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的一些关键节点,搭建了智能产品开发电子产品检测等八个生产工作坊,构建从兴趣激发基础训练,模仿实现到真实生产四阶段的能力进阶的实战教学体系。在全学城多岗位,真实产中的系统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责任意识、绩效意识、质量管理、沟通合作、追求发展等职业素养的一些综合要求。有效缩短了学校与职场的距离。学生通过培养也深受企业的欢迎。时间关系,我简要介绍了我们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一些探索。不知道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也欢迎各位到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来现场指导,谢谢大家!
主持人:刚才这六位专家讲的都非常好,也没有什么总结的!我就介绍下我们学校,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是地处广州市的一个轨道交通特色非常鲜明的一个学校,因为现在广州的疫情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现在防控的压力还有点大,等到这个木棉花开时,疫情散去的时候再欢迎大家到美丽的羊城,来学校参观指导,秘书长这一段的对话到此结束,谢谢你!
郑天坤:感谢乔校,感谢今天下午所有的交流嘉宾分享思想和经验,感谢各位与会代表一直坚持到现在来聆听我们这么多的嘉宾的分享内容,我们明天上午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论坛将于九点钟开始,欢迎大家继续与会交流。那么我们今天下午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就顺利的结束了,再次感谢大家!
(本文根据现场会议速记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