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瞬间

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长江学者、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员孔令讲发表主旨演讲


23.jpg

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长江学者、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员孔令讲发表主旨演讲


  各位专家好,我报告的题目是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变革与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里,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集合点,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龙头,其发展水平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识。我国是世界工程教育的第一大国,培养造就了千万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有力支撑并显著加快了中国化乃至全球的工业化技术,面向未来工程科技创新将成为重塑世界格局、造福人类、驱动历史的重要力量,将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新的高度,正如哈佛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所言:大学要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这一方式服务社会,工程科技的快速发展呼喊着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以能力建构,打造善思敢为的学习生态,面向未来,卓越工程师不仅需要面临技术的加速发展,对我们生活、环境、文化历史的重塑和影响,不仅应该学会应对不断变化世界,更应该成为未来世界的设计者、创造者,他们能够从系统角度出发,在多学科交融的学习经历和开放合作中,创新性的提出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核心的宽厚扎实的技术支持,是卓越工程师的根基,也是任何一项本科教育计划的基础,教、深、学透,夯实根基且能够迈向知识和能力的前沿,需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创新思维、系统思维训练融入课程和实践活动,打造善思敢为的学习生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像力设计未来,创新力驱动未来,变革力引领未来,好奇心使人类进行探索性创造性活动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驱动了人类社会各种新的可能性产生,好奇心的提升和创新度提升之间存在着强相关,鼓励和奖励好奇心,是早就创新文化的有效途径,对大学而言,大学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第一年的经历,要在第一年级进行唤起好奇心,激发主动学习与创新创造热情的教育教学变革,为此要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主要活动不再是只是传承,而是设计、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接受、消化、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在多学科交融的挑战性学习环境中展开研究学习,再反复迭代的工程设计与创新中建构知识能力和素养体系。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全面实施新工科建设方案,以唤起好奇心,激发潜能,为改革理念紧抓课程建设主战场,课程教学主阵地,全面实施研究型的教+探究性的学+挑战性的学+创新性的做的挑战性研究型教学创新,打造主动学习、主动创新的学习生态,唤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再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  目前全校已建成了1200余名挑战性研究课程,年均覆盖学生14万余人次,致力于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快速获取新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与思辨表达能力,同时还有学生面向未来环境的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

  二是项目驱动,构筑设计创新的共同场景,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指出,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多点突破,群体迸发的新阶段,正在开创移动互联、高速高效率特征的智能化时代,引用“未来的产业领袖如果只是会专业技术,已经不足以应对创新经济时代的挑战,他们必须学会如何在跨学科团队工作,如何快速迭代产品,如何把技术和艺术融合起来,如何理解国际市场不同的需求,传统的某一领域知识体系,培养人才的逻辑,将受到创新需求的强烈冲击。”对此,高等工程教育不仅要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还要使学生学会工程设计和创新方法,学会系统思维,思维去履行和解决科技创新中的关键问题,包括技术、社会、法规、政策、市场、伦理、环境等,学会以负责任可持续的方式为社会提供应对当今和未来挑战的解决方案,。电子科技大学以挑战性研究型教学,创新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为学生创建工程场景下深度体验项目迭代的挑战性学习环境。

  学校在项目式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中,突出问题发现,创新设计方法,系统思维与工程实践,多课程、多领域,知识综合运用等训练,融入社会需求、科技变革和技术创新。目前已经建成了覆盖所有工科专业的项目课程体系,致力于强化学生在真实工程场景中的设计、思维、工程思维、系统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科技能力的教育。探索未来社会与行业的颠覆性技术创新。

  三是跨界融通,创建交叉符合的培养路径,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高度交叉和深度融合,是未来科技型创新型新经济的主要动力,从学科演化来看,经历了单学科、多学科、跨学科,新兴学科交叉的螺旋式上升发展,从科技发展的历程来看也是如此,绝大多数新的科技领域及其产业的开创,都源自于学科交叉,对工程教育而言,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跨界交叉融合,是人才培养的必然。

  这涉及到两个层次,一是所有学生都应经历跨学科的学习,二是要开辟交叉复合培养的新路径,比如电子科技大学创建了新工科加新商科,跨校跨界复合培养,与相关高校联合开展智能+区块链金融学士学位项目,通过融合型方案,整合课程体系,贯穿式综合项目,培养兼具计算机与金融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与相关高校、企业共同创建新工科加新艺术,交互实验艺术项目计划。通过举办校内校际的挑战性实验艺术项目,艺术延展的活动培养,兼具艺术修养和动手能力的新型工程师,创建了管理、电子工程、互联网+等双学位培养实验班,正和多个学院、学科专业、优秀教育资源,通过定制化培养方案,跨学科交叉课程,产教融合、创新创业项目,培养交叉符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大学至于社会的根本生命力在于创新,我们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在变革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再造培养要素等方面下功夫,着力奋发,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