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瞬间

深圳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博士、全球教育50人论坛学术委员丁学良发表主旨演讲


19.jpg

深圳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博士、全球教育50人论坛学术委员丁学良发表主旨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我们都知道科技、地域、政治,科技我们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地域政治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在北京的第一次奥运,2008年期间,我当时在会议之前,我作为驻北京全球化的部级研究项目的代表,我们当时联系了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授,我说我在北京研究全球化的,我本人参加的团队是研究人才,尤其是跨国跨界的人才流动,对新兴的产业,对竞争力,对财富的创造,以及对国家实力的增长。李强教授跟我讲,很认真地组织协调了这次会议,至少在未来两到三年后主要的演讲内容都发在网上,现在可能查不到了。

  后面又在那个时候,中央组织部、统战部请我们几十位在海外留学以后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专业人员回中国会谈,讲人才以后发展的作用。我当时主持的发言,会议有一篇演讲内容,人才是下一次竞争的核心要素的观念,正在中国大陆各个领域传播很快,当时有一家报纸叫广州南方周末有一个特色的栏目叫《大参考》的编辑约我做了一次谈话,叫做“第三次世界大战怎样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我当时讲的主要意思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现在已经打开,但不是炮火连天,而是争夺顶尖的人才。

  地缘、政治、科技,我只能讲从本世纪初2005年我参与的跨国跨界人才的流动,到现在为止已经有17年的时间,我自己的学习、研究和观察的几点心得。

  第一点心得,如果要看未来的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时间跨度,有一个因素比较重要就是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他的人口增长会对未来人才或人力资源的储备、培育使用有着影响。教育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一个国家社会人才的量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社会每年出生的婴儿,他们的成长就是以后人才储备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我们也都知道通常最富有创新的人都不是年纪很大的人,在有的学科、有的专业方面创新人才的平均年龄更低,在有些学科、有些专业方面年龄稍微高一点,但是普遍是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越是年轻,它创新人才的储备越是丰富;一个国家越是老年化,它创新人才的储备越是偏小、偏薄弱。

  我们看看在未来的10年、20年、30年,在地球上哪些国家、哪些社会每年新增长的人数占这个社会中的比例是什么样的,不是总数,而是比例,这个是非常基本的一个指标。第二个很基本的指标就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每年新产生出来的婴儿,他们长大了、开始上学了,就是他们获得各种形式的教育启发的资源会怎么样?在这一点上穷国和富国不一样,但是在经济水平、人均水平类似的一些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差别是非常显著的。换句话说,任何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想使自己的青少年全面的使用公共财富,这个社会必须要有给他们的潜力充分发挥和培育的渠道和平台。

  在过去30年中间,就像美国,美国这么样腐败、这么样的霸道,这么样的没落,这么样的可恨,这么样的可怕的国家,同时它还有一些全球影响很大的创新公司、创新的技术和产业出来,而这些人有些是受过很好的正规教育,还有一些人受到的正规教育很普通,甚至有些人没有受过完整的正规教育,所以一个社会除了正规教育体制以外,能不能给有潜力的青少年发掘、发挥、应用他们的能力,提供足够的机会和足够大的平台,这个将在未来的几十年来是第二大要素,决定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竞争力。

  第三个假定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新生儿很少,青少年储备不够,又假如这个国家的教育体制,以及其他的人才发挥和应用的体制很不合理、很不开放,那么以什么办法来弥补高端人力资源的欠缺呢?第三个就是买技术,买人现成的技术。这个我在90年代在香港工作的时候这个现象就很普遍,我们干嘛要花那么多时间做基础的教育,我们只要看世界上哪里有最先进,最适合我们的技术,我们拿钱去买呗,香港是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对他来讲,有钱能买到好东西,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但是我们知道,最好的技术、最先进的技术,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往往是拿钱买不到的,或者买不到最核心的部分。这在未来10年、20年、30年内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还有第四个环节,假定这个国家和社会既不能产生更多的年轻人、婴儿,他们的人才教育体制不足够培养开放性的未来一代领先人物。第三,由于政治或军事安全的制约,不能够买到别的国家和别的社会所发明的最好的技术。还有第四条渠道怎么办呢?那就花钱买,比如阿拉伯国家在过去二三十年做的就是这个事,他们很妒嫉以色列在吸引全球人才,沙特阿拉伯就开始想办法到国际上买人才,给他提供物质福利方面远远超出西方发达国家同等人才所享受的工作和福利,然后想借此把沙特阿拉伯的高科技发展起来。我以前的同事,有几位在十年前也去了,根据我在40年来在不同国家学习工作和观察的经验,一个国家如果很穷,你想发展高科技和教育很难。但一个国家和社会即使你很有钱,把国际上的人才买来,买来以后他能不能在你这个社会里面起到一种作用,包括你的法律、你的制度、你的税收,人与人的交往、语言等等这决定了你高价买来的人才能不能起到你所指望他们的效果。

  最后做一个小结,从197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恢复高考,我幸运地赶上了最后一班车,然后能够考上研究生、出国留学,能在国外工作和学习,从那时候到现在为止40多年来了,在这40多年中,我们的教育体制出了哪些问题,在这些讨论中间经常听到一些声音,说干吗中国的教育体制要向国外学习,干吗我们学校里面要花那么多时间教外语,尤其教英语,干吗我国的最好大学本科为了留美,读研究生都跑到西方,跑到美国的研究生大学,然后有很多纠正的呼声。那么未来的20年、30年里,就给这些观念带来很好的试验机会,当然过去类似的试验也有,我们试验一下让高等教育、中等、初等教育,甚至幼儿园教育能不能采取一些其他的方式,让孩子从启蒙开始, 读四书五经,我小时候读过四书五经,我到现在还读四书五经,当然只读四书五经,不读其他东西。然后中国教育以后不要学外语,尤其不要学英语,废除英语的教育体系。然后第三是废除大学招聘教师,在国外非常好的大学里面拿到博士学位的也非常废除这种。第四要废除最好的中国大学生,特别是到美国留学这条道路。然后废除在重要学科里面的学术论文,不要用外语发表,尤其不要用英语发表,因为可能过去几十年来很多人都建议过,但往往不能成为庞大的试验的机会,那么现在这个机会来了。我想,只要未来10年、20年,有些已经试验过了,让他们再试验过,这对我们未来30年以后的中国教育会有一个非常好的、重新出发的起点。谢谢!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