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瞬间

致敬教育,向光而行——2022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之中小学校长论坛


  “致敬教育,向光而行”。11月19日下午,作为亚洲教育论坛最受社会关注的论坛之一--“中小学校长论坛”也同步开启,数十位成都知名中小学校长汇聚一堂,围绕“为未来而教,聚焦‘双减’‘双新’”展开系列演讲交流,关注“双减”政策与基础教育改革,为教育发展贡献“成都经验”。本届中小学校长论坛由亚洲教育论坛,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共同主办,麻辣社区、四川手机报承办,新川外国语学校和四川省达州中学协办。

1.jpg

本次论坛由四川电视台特邀主持人段宇主持

2.jpg

四川省教育厅原巡视员、四川省教育学会会长刘东开场致辞

3.jpg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开场致辞

4.jpg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理事陈星海现场致辞

5.jpg

成都石室中学校长田间发表主旨演讲

  新高考改革的核心首先搞清楚“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围绕这三个命题,最终落实到学校课程要改革,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来推进教和学的以人为本的改革。最核心的关键是课程建设,建设老师和学生一起教研、互动的课堂。老师使用精准教学系统,精准反馈、精准教研、精准教学,因材施教、一生一策,真正实现个性教育。开发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对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班级画像,共性问题全班讲,个性问题单独讲,从全体教育走向个体教育,从总体评价走向质量评价。

6.jpg

成都市教科院附属中学校长潘君发表主旨演讲

  成都教科院附中立足新起点、贯彻新理念、构建新课程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按照“守正创新、强基固本、立德培元、特色发展”总体思路,构建了立德、求是、厚学和鼎新四大课程体系。教育的本质是激发人的潜能和善意,所以成都教科院附中积极推动的,首先是文科类的强基,和四川大学合作建立了全川首个文科类强基课程研究,把常规教学和强基课程巧妙结合,把优生的强基课程和其余孩子的课程分层推进,这是对孩子的潜能的激发,是对他们的善意的激发。

7.png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党委书记、总校长吴明平发表主旨演讲

  当义务教育“双减”与“双新”相遇,一所学校如何高质量发展?首先关键在教师。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建构了分类递进培养新体系,赋能全校教师高质量发展。其中突破在课堂。课堂改革首先是改课,其发力点在于用好国家教材、设计好核心问题、开展好书面互动、做好课堂作业。如让学生在课堂上至少有完整的10分钟、15分钟、20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安安静静地完成课堂作业,课后的负担自然就减轻。最后,学校高质量发展核心在质量,需教师真正在立德树人上下决心、在核心素养上下功夫、在五育并举上下深水,避免唯分数、唯升学的狭隘与局限,回归育人本质,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8.jpg

成外美年校长钟灵滋发表主旨演讲

  “双减”下优质课堂的构建,是用“看见文化”构建课堂生态根基,用“五美课程”打造课程质量体系,用“代言项目”托举课堂内涵飞跃。在成外美年,“看见文化”是指以倾听和觉察为教育前提,看见每个孩子的不同之处,每一个孩子的性格不同、习惯不同、能力不同,要让每一个小小的“我”,都能够觉得有生长的力量、有向上的信心。老师还要以陪伴和唤醒的教育姿态,慢慢陪伴成长,唤醒潜能。“五美课程”是指美道、美行、美体、美智、美艺五美课程;“代言项目”则是指成外美年科研项目。教书育人,研究课堂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还需文化、生态和科研三管齐下,用大视角做优质课堂的构建与实践。

9.jpg

泡桐树小学副校长彭静发表主旨演讲

  她分享了两个未来观:前瞻性的未来与可塑性的未来。一是把握教育的前瞻性,聚焦“双减”下的作业重构,探索作业新样态。一方面三“减”三“变”,三“减”即减量、减能、减标;三“变”即变内容、变形式、变评价。另一方面探索构建泡小作业新样态,将单课时和单元性作业相结合,将基础性和知识迁移性作业相结合,将阅读和动手操作作业相结合,将积累性、周期性和综合实践类作业相结合,同时加强作业展评。二是构筑可塑性的未来,把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底线保住。泡小通过正向全面、积极的评价策略,形成1+3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整体方案。“个性”“启发”“互动”“融合”“生长”是教育永远的关键词,为未来而教,是目标,亦是使命。

10.jpg

成都七中副校长、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校长毛道生发表主旨演讲

  学校五育并举,以“向上”“向善”“向前”“向阳”“向美”五个维度构建“五向”生长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项目化,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实施校本化;将校本课程精品化,提供丰富而精品的课程让学生个性化发展;将不同阶段课程贯通化,对小学、初中、高中要施行贯通化的发展。与此同时,注重教师发展,推进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丰富拓展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优质发展。

11.jpg

成外附小校长梅花发表主旨演讲

  “双减”下学校应探索更多的“可为”与“可能”。双减不是应景式运动,而是提升育人质量的变革,其发力点是“增效”,所以学校工作必须提质增效。成外附小用“重建”作为关键词来引领结构、课堂、课程,以“重构”获得重生,与时俱进。学校具体实践为:结构重构,搭建管理新态式;课堂重构,供给学习新场景;课程重构,构筑学生发展新气象。加强班级建设与育人团队建设,加强课堂研究及改革,注重五育融合,深耕多元课程,守正创新,久久为功,向未来而教,为成长赋能。

12.png

新川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校长陈旭发表主旨演讲

  民办学校面临着哲学的思考,生存还是死亡。目前“双减”表面看是整个减掉学业负担,减掉课外培训机构,背后其实指向课堂如何增效。传统一讲到底的课堂,知识留存率非常低,学生要想获得知识全靠刷题。“双减”时代,课堂真正的高效是什么?让学生印象深刻。真正的印象深刻是学生自己去参与、体验,自己去获得,让成长真实发生。这是以学生为核心任务驱动教学的课堂,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解决有意义的问题,解决有意思的问题。加上五育和课程浸润,让学生走出教室动起来,教师走出学校参加各种活动,视野开阔起来。

13.jpg

温江区二十一世纪学校校长杨旭发表主旨演讲

  延时服务不是托管,而是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选择。“双减”之下,学校在提高课堂和延时服务质量方面,注重教师课前、课中、课后每个环节的工作,设计多个专业学科教室,例如创客空间、厨艺教室等,打造精细专业的特色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确保这些课程有效高质量发展,学校科学管理,注重校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对选修课程制定严格考核标准,设有专门的管理小组对课程进行一个全时段的跟踪;利用家校微信,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学习动态;建立展示平台,每一学期的期末都会进行选修课的汇报演出,最后坚持优胜劣汰,提升整体水平。

14.jpg

中国陶研会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专委会秘书长杨柳发表主旨演讲

  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有“四个确定”:一是确定的脑结构。复杂的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息息相关,所以教育人要去研究脑科学。二是确定的成长规律。孩子的成长有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和青少年期四个阶段,教育人要依托于脑部的发展和成长的规律,给孩子最适合的课程。三是确定的理想学校指标,即准确的自身定位、稳定的培养模式、扎实的课程体系、一流的师资队伍、良好的校园文化、广泛的社会参与、充分的主体发挥、适合的教育设施、浓厚的科研氛围、科学的质保体系。每一所学校都在围绕这十个领域不断前行努力。四是确定的育人路径走向,即“双减”“双新”,新的课标,新的课程。学校给孩子的应该是一个绿色的生态系统,让孩子们去自由舒展、自由学习。

15.jpg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汇泉校区执行校长刘家明发表主旨演讲

  融合育人跑出“双减”的加速度。“双减”背景下延时服务课程的关键词是:融合育人。在课后服务方面,学校坚持教育逻辑与服务逻辑的有机统一,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把娃娃培养得更加全面更加优秀。“托管+拓展”让孩子们享受延时服务丰富的课程,形成了学生美好生活与学校融合育人的高度契合。课后延时与基础课程是“一体两翼”,课后服务可以给孩子们进行私人定制,实现课后服务课程与学校基础课程的深度整合。


高端访谈:论道“双减 新高考” 共话提质育人


  探讨一:“新高考”下的教与学

  很多家长、同学都说未来是新的高考,应该怎么去准备?新高考从教学上有没有什么改变?学生学习上需不需要有调整?学生选课上有没有什么建议?嘉宾们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16.jpg 

17.jpg

  成都市教科院附属中学校长潘君:我觉得“新高考”下,课堂必须要变革。老师们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改变原有的一些观念,原来一个课时为设计标准,现在要转化为大单元、大观念。同时把握好新教材,组织整个团队老师们做好这方面的深入了解。一堂课下来,让孩子们学到真的东西。

18.jpg  

  成都石室中学校长田间:我们学校是个高中学校,在“双新”背景下做三件事情:一是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好深养。二是全面优化教师的人才结构,包括老中青搭配,每年我们在优化结构上下功夫。三是要把所有的理念以课程载体来实现。但我个人比较反对几段论的模式,因为每个老师的风格不一样,我认为要打造适合教师和学生的课程,在新背景下如何体现创新性,怎么体现互动式的学习,我们正在从这三个方面来努力。

19.jpg 

  成都七中副校长、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校长毛道生:“新高考”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仅是考知识与能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能够通过试卷进行考察。对老师而言,核心素养是可以教的,老师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核心素养是可以学的,不仅在课堂上学,也可以课后在家庭上学、社会上学,所以学生要跳出教材教法教辅局限,以社会为课堂,以生活为课堂,以自然为课堂。

20.jpg

  成都市温江区二十一世纪学校高中部校长黄宁兵:兴趣是原动力。选课和选科时,不要只专注于未来的职业,而要致力于你的兴趣,为兴趣而学。我们学校是小班制,人比较少,所以是尽量满足每一个孩子的需求,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可以开班。对于教育行业,我一直对老师讲,它不一定让你挣钱,但它让你有情怀和兴趣。

  探讨二:“双减”下如何提高课堂和延时服务质量

  国家提出“双减”后,家长一再担心“双减”了,时间少了,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少了,怎么在课堂上提升学习质量?怎样才能在“双减”下提高课堂的质量以及延时服务的质量?

21.jpg

22.jpg

  成外附小校长梅花:关于课堂,一是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我们的儿童视角应该是真实的、真正的,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二是以学习为中心,应不断地思考并探索孩子该怎么学、孩子有没有学到;三是以学校为主导,教育是脆弱的,经不起折腾,应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给学校充分的理解、信任、尊重,甚至敬畏。关于怎么搞课后服务,基于三个研究,一是研究红色底蕴和底色的建设,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二是研究儿童求精求实,课后服务的课程不必要贪多求大、求精求怪,而应符合儿童的需要。三是家庭的焦虑和痛点在哪里,那么我们的服务和管理就要跟到哪里。

23.jpg 

  成外美年校长钟灵滋:怎么样提升延时服务质量?成外有三个视角。一是延时服务需要管理系统化,一方面在组织上实现机制管理,从延时服务的上学路线、课程检查、放学用餐等各方面,保证管理秩序和安全。另一方面做好内涵管理,根据延时服务的内容把延时分成不同的性质,如有的是培养学习特长,有的是为学习困难的孩子提供个性化帮助。组织机制和内涵管理双线行进,保证延时管理服务的系统化。二是延时服务需要课程化,即课程化地为延时服务设置目标、内容体系、阶段性评价,这样延时服务就不再是零碎的项目,而是体系。三是延时服务需要定制化,在孩子参与延时服务之前进行分层对话,了解孩子的现状、最需要什么样的个性化服务,再把孩子放在适合他的层次和类型的延时服务里。

微信图片_20221129154923.jpg

  新川外国语学校常务副校长、小学部校长龚鸿 :做教育很苦,教育人凭着情怀在坚持,需要社会的尊重、理解和敬畏。如今在“双新”的背景下来谈“双减”,就是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不是天天刷题,我们的教,是为未来而教,要把孩子教成人而不是机器。怎么样提高质量?老师们精读研读新课标,做到精备、精讲、精练、精准反馈,给孩子们制定一个适合他自己的成长方案,课堂让孩子们感兴趣,要蹲下来跟孩子对话。有些孩子比较偏科,天生就喜欢语文或数学,怎样让强的更强,弱的不要太弱,那就需要大课堂观,通过任务驱动来让孩子自己去获得一些知识,去获得更多的思维能力。

微信图片_20221129154725.jpg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汇泉校区执行校长刘家明:从“四个加强”谈盐小的课堂教育管理。一是加强常规,我们落实教育六认真,采用一日蹲班,即行政这一天就蹲在这个班,看孩子学习成长的情况。每月开展常规检查,定期给老师们反馈。二是加强教研,除了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我们还实行一日一研,一课一研。第三个是加强培训,对每个进入盐小的老师进行培训。四是加强活动,新课程强调育人,每个学科都要进行跨学科的学习,盐小提出了热爱舞台,让人人出彩,让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释放天性,展现兴趣,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发展区。

24.jpg

  聚焦教育“双减”,推动基础教育创新发展。本届年会围绕“为未来而教 聚焦‘双减 双新’”主题,设置“‘新高考’下的教与学”和“‘双减’下如何提高课堂和延时服务质量”两个高端对话环节,包括成都石室中学、成都教科院附中在内的10余位全国教育界著名专家学者和名校长进行了主题发言和高端对话,围绕“双减”“双新”,共话提质育人,分享典型的教育成功案例和实践路径,为推动基础教育创新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