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纽约大学创校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俞立中发表主旨演讲
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很抱歉,因为航班取消了,我提前半个小时要走,所以抢在很多嘉宾致辞之前,把我的发言先做了。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对于中外合作办学,对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我的一些想法和认识。题目就叫做《新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机遇和挑战》,实际上我们今天面临的挑战很多,也面临着很多的机遇。
先跟大家分享两组数据,第一组是我看到的中国教育报上面刊登的地我们的林金辉的《这十年,中外合作办学交出满意答案》,里面说到2021年年底,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举办的中外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2356个,其中,本科以上层次的机构和项目1340个,关键是合作的对象涉及到39个国家和地区,有1000余所的境外高校,还有900多所的内地高校。第二组数据是我自己统计的,到2020年6月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学位授予权的中外高等教育合作机构是10个,我估计现在大概还是10个,非独立法人资格的二级学院有121个,中外合作的项目有2000个以上。那么应该最近这几年里面,尽管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但是国内的各地,中外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仍然很高,为什么说仍然很高,因为这些年来,不断的有人上门来咨询,关于当地的合作办学的一些想法,希望得到一些帮助。所以我是觉得在今天的这个背景下,可能我们需要更多考虑的,就是如何来提升我们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合作办学的效率。我个人一直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我们中国的孩子不出国就能够接受优质的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要借助这样的一个平台,去探索,去改革和创新我们的高等教育各方面的问题。既要立足本土,又要能够接受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的经验,在这个前提下面,才能够让我们中外合作办学,让我们的教育国际合作更上一步,来提高我们的质量和水平,能够增强效益。最近这两年多以来,因为疫情的影响,对高等教育的合作交流影响应该是很明显的,除此之外,可能更多的是中美在政治、经贸上的冲突,以及地缘政治、社会环境、机票订购等问题,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教育国际合作、学生流动已经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是我个人感觉到在疫情之后,教育的国际合作,学生流动的大趋势应该不会有很明显的变化。包括我们国内的高校,考虑和国际合作的过程当中,已经有了更多的想法,所以我认为后续可能会产生一些变化。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考虑,中美摩擦会长期存在,这一点大家如果理性的分析一下中美的关系,很难回到改革开放之初,但是也不可能完全脱钩,从这一年来大家都可以看到,两国政治、经济、外交上面,贸易方面的冲突和摩擦,在这样的前提下,人文交流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如何守住这个底线,教育国际合作和交流是人文交流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应该让青年学子有更多的交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求同存异,这是我们世界和平的希望。所以我想从这个意义上面来讲,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国际合作应该说在今天这个大背景下面,是变得越来越重要的,越来越应该引起各国政府和我们民间的重视。
到底教育的国际合作对我们大的方针政策,对我们国家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我们的学生会产生什么影响,我想从三个方面跟大家交流一下。一个是国家战略,就是深化改革开放这个意义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个是世界未来,如何培养国际化的创新人才,这也是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的要求。另外一个是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讲,如何给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不同的教育模式,这也是我们今天在教育国际合作过程当中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看到教育国际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关注全球问题,参与全球事务,向世界学习,吸收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让世界了解中国,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发现和认识人类的共同点,对青年学子而言,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更是为他们提供了亲身体验、亲眼目睹、深度感受不同文化的机会,从而更理性、更完整的认识这个多元文化构成的世界。从上海纽约大学办学的体会来讲,我深刻的感受到,世界各国的学生在中国学习,在上海这么一个大都市的学习过程当中,他们对中国的理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仅仅是从媒体上面了解,仅仅是从宣传上面的了解,而当他们一旦真正的进入到这个社会,能够从各个角度去了解这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背景大家都会产生很深刻的影响和变化。当然,教育模式的多样化也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初衷,因为学生的个体是有差别的,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能够提供更多的,不同类型的教育,或者是培养模式的话,就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能够提供更多的培养的模式和培养的目标的话,也是满足这个社会对于人才多元化的需求。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教育的国际合作,它的价值和意义应该说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从国家的目标、世界的未来和人才的培养发展角度来讲。教育对外开放的提质增效,是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在新时代下提出的更高要求,需要中外学校努力的寻求共识,追求共赢,更关注合作的目的和内涵。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人才培养,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首先是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而面对日益激烈的教育国际竞争,探索人才模式的改革,不应该是关起门来做,而且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的理念和实践经验,中外合作办学这就是我刚才讲的,更重要的价值在于探索、改革和创新。
哪些方面需要我们去探索、改革和创新呢,首先是教育观念上面的更新,其次,学习方法的变革,第三,培养模式上的创新。这些都是我们在过去十年里面,上海纽约大学努力在实践的一个方面,就是不断的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不断的变革我们的学习方式,不断的创新我们的培养模式,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一步一步的探索,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今天正在经历一个大的转变,从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模式,那就是标准化的教育模式到我们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模式的转变,更强调个性化的教育。今天这个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如何能够让我们的教育跟上这个变化,在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终身能力学习等方面能够尽到责任,需要不断的探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意识到我们的学习方式需要变革,我们的理念需要变化,我们的培养模式也需要变化,这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我们的课堂是有限的,在线是无限的,社会和实践是无限的,要搭建一个大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把课堂、在线、社会和实践综合起来,作为我们一个大的学习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能够更加重视我们的科学素养和好奇心的激发,通过实践、探索、试错等等,培养全球视野、跨学科基础等方面的能力。所以,我想今天的教育,归根到底,大学的教育应该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思辨,怎么能够让学生能够三个学会呢,那就需要更多的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更多的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要更多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所以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不能够简单的看作是一个国际交流的迎来送往,也不只是国际学生的进进出出,而是从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队伍建设、教育目标、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管理服务等出发,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要立足本土,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和审视学校的发展。那就需要寻求共识,追求共赢,内涵为先,形式多样,搭建平台,持续发展。青年是世界的未来,尽管大家成长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来自不同的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和交流有利于帮助年轻人相互了解、相互欣赏,这是人类未来的希望。如果不打好这个基础,加强跨文化沟通、交流和合作,可能会加深文化隔阂与矛盾,世界就更不太平,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有责任促进世界各国学生的文化融合,让年轻人能够真正理解世界的多元化。
这就是我今天想跟各位交流的内容,谢谢大家,我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