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瞬间

2021亚洲教育论坛年会——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发表线上主旨演讲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发表线上主旨演讲


  大家好,今天我想就未来教育和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国际化和大家做一点点分享,大家都知道经过疫情,我们对网上教育非常熟悉,在现代的一系列技术的推进下,网络教育发展很快,在未来很快的会进入到一个随时随地廉价的教育,如果社会和组织认可网上学习的学位的话,我们的教育将面临严重的挑战。也就说我们不少的传统教育可能会被颠覆掉。但是在中国有一个奇怪现象,尽管传统教育会被颠覆掉,但是中国教育,特别是家长和社会依然非常焦虑。他们为什么会焦虑呢?最主要原因是他们现在传统的学位学历教育的枷锁,学生很痛苦和扭曲,社会教育工作者很无奈,因为他们陷入一个似乎不能自拔的网络。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双重推动,一方面是教育面临挑战,一方面是我们依然沉浸在一个传统教育体系里不能自拔。所以整个社会面对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未来教育怎么办。


  围绕未来教育怎么办,我想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做一点点分享,第一个是大学存在的意义,我们认为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认为,未来15年美国大学不变的话,将会面临破产,很多人认为他是传统趋势,事实是这样,在过去几年美国几所大学消失。我们教育要进行颠覆性创新,寻找新的空间,还是我们真的要被颠覆掉?中国政府,中国社会对此也很焦虑。


  从中央到政府一直强调四个回归,最近又提出课程思政,我们应该寻找一种途径,怎么样来变革中国的教育,让家长、学生不再焦虑,让社会向着正确的方式进行新的教育探索。


  为此,我们看一下教训,这是一个实验,在MIT做的,用可穿戴设备检测学生在课堂上或者生活中他的脑电波的活动状况,活动每天做24小时做一周,有些学生活跃,有些学生不太活跃,很遗憾的发现学生最不活跃的是我们最重视的课堂。但是学生最活跃的是做实验的时候,自学的时候,做梦的时候,考试的时候,但是我们平时的教育最关心的是上课,而对这些学生最关注的,对学生帮助最大的活动反倒够。


  澳大利亚做的400多万岗位和6000不同数据源,有很多种能力,相互作用技能和创造性解决问题技能,还有最新的数字技能。这些技能近一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数字技能,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去思考一下,在大学课堂上,有意识帮学生塑造了多少?坦率讲,基本上没有。我们还是以教知识,考知识,得高分,拿学历,拿学位的教育,这个能力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现在这个时代需要我们重新反思人才观念,反思教育理念要重新构造我们的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基于这样一种背景,我们大学试图做了一个教育变革者,通过我们来撬动更多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参与进来。


  那怎么来做到这一点?不是简单的拷贝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即使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它已经落后了,落后于时代对它的要求,落后于技术的要求。但是也不是简单的拷贝,我们试图把东西方的文化和东西方的最优实践整合起来进行四方面探索,一个方面未来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未来的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第二未来大学管理体系应该是什么样?第四未来大学和社会的互动应该是什么样?最后,搭建一个教育和传播影响平台,促进中国的教育变革和世界教育发展,这是我们的构思。经过数年发展,我们已经发展和探索了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这是苏州工业园区的主楼,我们坦率的是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如何升级,传统的教育基本上是围绕专业的精英教育,那怎么样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导向,帮助学生成长,提供研究导向性学习,升级为传统的1.0版本。考虑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时代,对企业的整合和传统产业的颠覆,未来的教育,特别是能够整合整个行业发展、引领未来行业的人才越来越少,展望全球,全球几乎缺少了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从2017年在太仓建立新的校园,这个校园完全试验2.0模式,就是围绕行业进行行业精英的引导,还有一种是面向未来,怎么样围绕个人兴趣终身学习和成长,我们叫3.0。这是过去15年做的。


  在我们探索蓬勃发展的同时,突然疫情袭来,国际化教育遇到了大的挑战,全球经济面临很大的危机。我们很多校园关闭,大家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不得不全面上线。这种情况下,还有一个全球发展的内向化,种族怨恨也起来了,好在我们现在有数字技术,它帮了我们解决了一定的难题,但是我们怎么样在数字技术背景下,利用新技术生态,在后疫情时代新的教育仍是严重的挑战。


  我们认为跨国教育的本质和趋势不会改变,因为人类需要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合作,但是短期受阻是难以避免的。在这种短期受阻、长期不可改变的趋势下,我们如何抓住这样的机会,克服短期的阻力,保持长期的国际化,是每一位教育机构应该考虑的。


  在这样的未来背景下,跨国教育形态一定会发生很大改变,会出现一些短期的跨国教育。第二是形成一种混合的跨国教育,也就是说你的教育由于短期技术的支持,可以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混合性学习。第三个是你真正要实现那个东西,混合跨国教育必须有技术平台。在这种背景下,你将来选择大学的教育更关键的是这个大学的理念是不是符合未来的趋势,第二个这个大学有没有全球非常丰富的网络资源,第三它有没有技术支撑教育,这是我们在疫情后做的准备。


  整体上来讲,未来的跨国教育会继续转型升级,可能会形成国际化的学习,国际化的体验,但不一定一直要呆在不同的国家,这是我们对未来的发展的考虑。结合这样的发展考虑,我们认为它虽是危机,对我们来讲更多的是机会,我们要抓好这个机会,更多要理解这个机会都在哪,我们在思考这个机会都是什么。对我们来讲,如何利用这样一种危机进行教育创新,所以我们提出2.0、3.0。


  第三,加强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规模和质量。第四,增加跟企业界合作,比如成立很多学院形成产业创新生态。由于在疫情后国际交流受阻情况下,依然能够坚持国际化的教育,使得我们国际化的影响会进一步加强,最后形成教育技术,利用技术来克服这些阻碍。


  如果让这种机会变成现实,怎么办?我们一定要加强内部管理的国际化,要加强教育服务的国际化,不仅可以服务我们的学生,还可以服务社会。在新技术下,怎么样通过技术,通过友好服务。还有要加强招生的国际化,这是很大的挑战,还有一个是师资的国际化,这一点特别是国际学生在目前受阻的情况下是很难的事情。还有一个是合作国际化和研究国际化。这是为了实现抓住后疫情时代的机会,我们在内部采取的战略。围绕这些战略必须有技术平台的布局,这个技术平台的布局就是超市,它能够让你的想法变成现实,进行实体校园,不管在全球任何的会议室,每天每堂课都可以在全球进行学习和参与。网上教育技术平台,再结合全球的资源伙伴共同搭建一个教育超市,最后再加上产业的支持,就会形成一种生态,这种生态就可以让我们刚才讲的混合国际化教育、柔性国际化教育冲破各种交通、国界的阻碍,在后疫情时代变成可能。如果没有这样一种东西就很难形成国际化教育。


  要得到世界的认可,你必须有标准的质量,我们特别重视国际化认证。总的来讲,疫情给国际化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会,看你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要抓住这个机会,需要跟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后疫情时代教育一定面临很大的挑战,但是我们有信心在这个时代通过我们的创新去创造一种新的国际化教育。谢谢各位!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