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瞬间

浙江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眭依凡发表主旨演讲


11.jpg

浙江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眭依凡发表主旨演讲


  谢谢主委会的邀请,我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博士,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后,主委会把我母校的两位校长安排在我前面发言,给我很大的压力,因为在学术会议上是会把时间忘了的,所以提请会务的执法人员给我提醒。


  我今天根据会议的主题做了一个这样的思考,就是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从大学视角的理性思考,我想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高质量高等教育的体系建设的背景分析,第二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积极关系的解读,第三叫高等教育的大学行动。


  第一个是背景,我们国家为什么提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现在我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际上是全球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那么到了本世纪以后我们已经进入了智能化时代,在这样一个实在意味着什么?高等教育因为他的知识创新和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影响主要要依靠高等教育,那么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他代表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传承,知识的创新,乃至知识的垄断这样一个组织或者一个活动。那么从现在意义来讲,国与国的竞争实际上是高等教育的竞争,经济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大学的竞争,因此倒过来就有这样一个逻辑是成立的,就是国与国的竞争最后要落脚在大学的竞争,所以大学强则国强,所以首先是国家的需要,这是第一个背景。你看世界全球竞争力排名,我们在全球的竞争力排名中一直徘徊在30前后,现在在28左右,我们高等教育的规模和体制机制方面都有利于我们竞争力的提升,实际上拖中国国际竞争力后退的是高等教育及其由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带来的知识创新的问题,所以这个也是一个可以说明我们建立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第二是高等教育普及划时代的需要,今年大家知道是学位条例颁布40周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生学会有一个纪念大会,我应邀做了一个报告,我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实际上从19年就进入了国民教育的普及化阶段,刚才俞校长讲去年是54.4%的毛入学率,这意味着什么?我在这个会上做了一个图表,分坐标代表时间,他从精英化教育到普及化教育,我觉得在这样一个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本科生教育的专业性要发生变化了。从精英阶段我们本科生的专业性是强专业性的,那么到现在普及化阶段,那么我们的本科教育现在越来越弱化,整个是什么发展趋势呢?是是本科教育趋向于素质教育,对在普及化阶段我们对学以致用的要求渐渐走弱,对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性趋强尤其是对博士生培养的要求越来越走强。我这个观点在教育部关于研究生师的会上已经得到这方面领导的认同,因此我也在这个会上提出这个,我们不能笼统的强调研究生教育,我们要把硕士教育跟博士教育培养区别开来。


  第二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概念及其大学关系的解读,我们总是要先把概念搞清楚,所以既然有了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那么他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尤其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他跟大学是什么关系?我是这样解读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什么叫高质量?高质量还是质量的概念,只不过在前面加了一个高,表示他不是一般的质量,高质量是这样一个概念。质量是一个十分丰富的概念,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一个具体的东西来界定这是一个什么质量。那么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我对他有一个界定,就是根据高质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本质属性,及其社会活动的价值,理解为是人才培养高质量,知识创新高水平,大学治理高效率,而且是能够推进社会进步作出大贡献的高等教育的系统,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解读。那么这个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界定以后我们看看他跟大学是什么关系。我们有时候会讲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很空泛的概念,如果高等教育不跟大学联系起来,那么高等教育我们理解他是一个国家的一个事业,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的活动,那么把体系加进去以后,高等教育体系就是一个大学高等教育治理的概念,高等教育体系是跟国家高等教育治理有高度相关的概念,是有一个规划和管控的政府体系的复合系统,这个复合系统是以大学为基础的,是这样一个体系。上面是政府的治理系统,下面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大学,这是一个国家。国家当然是一个有民族及成员构成的治理系统,他是由不同的人和政治构成的系统有机有序的结合。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知识系统的学术社会,不仅需要满足国家的需要,而且必须服从和服务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话我们就为从大学的视角去看,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如何建设,就有联系,就联系起来了。就是我说的从大学的视角去探索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如何建设,我们为他找到了理论的基础。


  最后是高等教育的大学行动,我们砍刀十九大的报告关于高等教育只说了两句话,一个是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科学建设,第二是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虽然仅仅两句话,但是他的目标很宏大,任务很艰巨,操作进城也是非常的复杂。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有几个背景,一是国家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第二是国家竞争力亟待进一步提高,三,在比较意义上我们具有真正比较优势的世界一流大学太少,第四,高等教育质量有待全面提高,因此也不能作出改变世界的知识的贡献。所以中央在对内涵式发展是非常重视的,十八大提出来是推进内涵式发展,但是到了十九大就是实现,一个推进一个实现,这是两个不同的意义,现实他的紧迫性,因此我就想把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落实在大学的责任身上,就是双一流建设,我们要坚持大学双一流建设,否则我们没有能力去跟世界比拼,我们在一些卡脖子的方面一直还没有进步。所以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实际上他的抓手就是两个,一流大学建设和我们高等教育、所有大学的内涵式发展。关于这个我写过五篇文章,他们都有一个非常强的逻辑,第一篇我研究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要素,我还把规律提出来了。第二篇文章我提出了遴选大学,我提出了学科的概念已经颠覆了,我们再不能以传统的大学科来建设所谓的一流大学,一流大学是基础,是一流学科,但我们依旧是用传统的一流学科概念去建设一流学科,我们永远不可能在一些研究领域超越西方。那么在上面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以后,我们知道现在大学有两个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为在世界的比拼当中中央高层已经意识到世界的比拼就是知识的比拼,最后就是大学的比拼,所以我们的制度和资源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现在大学的资源越来越丰富,我们能不能发生改变,取决于我们大学的内部体系,所以写了第四篇文章。最后是落实到大学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一流大学的建设也要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放到人才培养上,我们很多大学实际上忽视了。


  内涵式发展我们必须改革,外因是发展是强调投入的,所以现在强调的是内涵式发展,他必须转变发展的方式,创新发展的优化,高等教育系统这都是需要改革实现的,但是我们的内涵式发展现在并不是做得很好,我觉得在“双一流”建设方面如火如荼,但是也有问题,而且很大,这个刚才俞校长已经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那么内涵式发展实际也有很多的问题,现在很多大学队内涵式发展缺少热情,投入不足,在内涵式发展上既缺乏远景规划也没有制度安排,更没有改革措施。这个怎么搞,中央很急但是大学没有行动。很多大学急功近利,那么第二个发展目标不明确,最后是认识问题,所以在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中,我们的大学的行动应该一个是一流大学建设,一个是大学的内涵式发展,但是这两个方面我们现在做得都不够,所以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建设,我们必须落实在这样两个方面。


  我的时间到了,谢谢。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