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发表主旨演讲
尊敬的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利用今天下午论坛的时间,我想就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谈几点思考:
第一是关于高教的发展和形势和挑战,首先中国的教育要成功,不断提高,公平和质量问题凸显,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教育知识的不断深化,而另一方面中国目前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还短缺,而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另外经济发展正在驱动着教育改革,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赋能教育的变革,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尤其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形势之下。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张力在增加,系统性在增强,不同利益要表达自己的诉求,而这些利益的诉求发展出来的矛盾和冲突往往以学习的的成果显示,就是我们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而我们必须要注意我们办好一所学校,是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拓展优质教育的供给,办好每所学校关键是精良的教师队伍,还有校园文化、校风学风等等,这些都需要长期积累,不可能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不可能用钱在短时间内堆积出来。这种教育发展的特点,提高教育周期比较长,就和老百姓急迫的需要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发生了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促进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就成为我们一个必然的选择。
第二是关于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首先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要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中国的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我们的经济发展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高等教育服务于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也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去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54.4%,进入了普及化的阶段,那么普及化的初级已经很好了,那么从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而言,从微观角度而言及实现学习者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从中观角度,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见称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而从宏观角度而言,引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和引擎。
第三个观点是关于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发展,是要满足普及化背景下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高等教育需求。要面向社会需求培养本专课程和技术型人才,要大力发展专业学生教育,同时探索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融通发展,要探索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通过努力来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特显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和质量保证体系。
第四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结构的优化是普及化初级阶段内涵式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关键举措,服务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要发挥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极具优势和引领辐射作用,扎实推动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
第五,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视基础学科与关键技术领域,既要重视基础学科发展,又要加快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培养,促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均衡协调,知识能力、数字结构的优化,以及他们毕业之后面向的特定的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只有这些问题研究清楚了,我们才能做到分类社会人才,满足专业化的需求,学校也能实现分类建设,发展成为高水平的高校。
第六,要优化高等教育治理体系,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协调好大学与社会、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大学,协调顺畅的内外不关系,推进大学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改善政府宏观管理,完善大学领导体制,优化大学组织结构,保障大学民主管理,探索多元参与下的协同治理,平衡学术权力和学术权利,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总之要构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回归大学组织特性和本身属性,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执教,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第七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治理。我们要关注国内外教育的新变化,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扎实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城。要探索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式,拓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领域,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高等教育的在地国际化。加强教育抗疫国际合作交流,总之一方面我们借鉴国际的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来提升我们自己,建设高质量的学校,另一方面我们要推进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国际拓展,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的治理,以上就是我的基本观点,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