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活动简介 新闻资讯 参会嘉宾 参会指南 嘉宾观点 精彩瞬间 English
嘉宾观点
彼得.林格


  孙宏斌:第三位是来自澳洲的彼得·林教授,问题很类似,我相信在座各位非常之关心澳洲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所以您也是唯一一位来自澳洲的对话的嘉宾,所以也想请您来谈一谈,在澳洲大学里,这些大学生和教授们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以及学校如何来帮助他们的。

  彼得·林:我们有一个专门做本科创新的项目,有一个创新中心。而且有一些激励项目,我们的学生只要有想法,我们会给予相关的资助来保护他们的创新想法。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鼓励他们合作,而且我很高兴地看到,今天在座各位一些嘉宾谈到了社区的作用。我们有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伙伴,我们的课程给学生机会去了解跨文化的创新想法,我们也是美国全球线上学习系统的成员之一。在2006年创造了这样一个全球网络学习系统。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有20个合作伙伴,我们有来自于加拿大的合作伙伴。举个例子,他们在网络进行上课,体验虚拟课程的感受,并且指定他们的课题主题。举个例子,比如说某一项课程的学生来自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世界各国,他们的想法是不同的,于是我们就有头脑风暴来集思广益。我们的学生是在各个国家、各个文化种群内变化着的。所以,我们的学生调动率在刚开始的时候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学生的积极性不够。所以我们才想要建造一个跨区域的全球协作网络学习系统。跨文化的,跨国界,这样才给了学生们更多的去合作的积极性。并且这些学生有了想要跟其他同学面对面交流的欲望。其实来参与我们全球网络课程的学生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还有一个项目就是“现在就学”,我们在全世界有34个合作伙伴。

  所以我总结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创新项目有孵化器来支持。那么对于不出国的学生怎么办呢?如何帮助他们了解跨国文化和跨国理念?那就是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我觉得今天得到的一个重点就是,全球合作,全球参与。学生和跨文化之间的互动,同学们在学习创新创业,在自己国家学习,了解自己的文化,但是为了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开发,你们要懂得更多其他文化的东西。谢谢!


基思•哈丁
柳泽章

版权所有 © 亚洲教育北京论坛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院 世纪经贸大厦A座1009-1010室
电 话:86(10)68909380 传 真:86(10)68909380
E-mail: Office@asia-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