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民办教育发展高峰论坛
招待酒会
开幕式
大会主题发言
基础教育分论坛
国际合作分论坛
独立学院分论坛
职业教育分论坛
投融资论坛
闭幕式
 
   国际合作分论坛
 
原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河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 李文成先生

  我发言的题目是从国际化的视角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今年是我们改革开放30周年,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应该说发展的是比较快的,从自学考试一直到学历文凭,再到学历教育,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现在民办高校以及他的数量,以及在校生大概占全国高校比例是40%20%多,确实已经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高等教育国际背景来看,从国际化的视角来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就会发现它的差距和不足,我们知道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而今已经发展到就像有些人提的更高的全球化的程度,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大大加强,国际合作办学迅速发展,高等学校的课程国际化进程加快,质量标准也向统一化的方向发展,我们知道在意大利的玻利维亚大学,专门开过一次国际性的会议,来制定统一的学制,统一的标准,用这样国际化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有两个明显弱点,所以今天上午何鲁丽副委员长讲,说我们不能说从弱到强,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一个弱点是总体规模还有些偏小。

    我们知道在中国民办高校中,学历教育占少数,大概只有200多所高校,在校生100多万人,据有关资料分析,在亚洲处于不发达的地区,韩国、日本、包括菲律宾,时间关系,我不举他们的例子了,这是第一个弱点。

    第二个弱点,从质量和水平来看,确实需要提高,它的层次相对来说很低,我们民办高校到90年代有专科教育,然后有本科教育,我记得第一所本科学校,就是我们省的黄河科技学院,现在据我了解,还没有一所硕士学位的民办高校,更不用说有博士授予权,但是我们知道,国外的私立高校像美国,像哈佛这样的名校,他有私立性质,他们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就说我们邻居韩国,它的私立高校也是有专科和本科,也有研究生院,韩国的研究生院的数量比国立的高校和公立的高校加在一块多两倍,所以我们非常需要缩小这个差距,提高质量和水平,赶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这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怎么完成这个任务,我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比喻不一定恰当,就是民办高校要加快发展,大练内功,要上天入地,这四个字,这是个比喻。上天就是要大力的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我们知道,毛泽东有一篇文章,是谁说鸡毛不能上天,赞颂了奋发向上勇于攀登的精神,民办高校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志气,目标朝向国内的一流水平,国际的一流水平,我们中国的私立教育,民办教育,在古代的时候并不落后,我们知道,在古希腊的时候,伯拉图办了一个学院是欧洲的代表,比他还早,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时候,孔子办了一个私学,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很著名的就有72人,水平是很高的,后来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也被国外很多学者高度的评价,就说我们近代,我们第一所自己办的民办的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是马先国先生办的,这个大学是1905年办的,原来叫复旦工学,这个学校的教师原来都是很高的,都是要求用外语讲课,而且我们知道,我们的硕士授予权到78年、79年开始还有,那个时候复旦大学已经有这样的授予权。正因为这样,教师待遇很高,他的校长马先国,向光绪皇帝上书,要求增加点经费,光绪皇帝给他拨款每年两万两白银左右。所以说我们也有这样水平高的民办高校。我们知道,我们本科类的民办学校是民办教育队伍中的精英,更应该朝这样的方向努力,政府应该大力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保障他们良好的办学条件,合格的师资队伍,保障科学的管理水平,我这个建议尝试公民合办的办学体制,有名牌大学办的二级学院就是这个问题,我曾经到一所这样的学院参观,这个学院,大学的学院建设由公司老板投资,校舍和内部设施都很好,学生宿舍可以24小时供应热水,而管理和教师队伍这都是校本部的事,老板完全不管,他们有协议,我觉得这种方式,既能够保证办学质量,又吸纳了社会资金,是成功的经验。现在二级学院发证要有区别,这是规定,一开始二级学院说他是创新,再后来审批权有限制,我觉得对这样的学校发证应该是公平的,应该是一样的。假定说取消了二级学院的独立性,也能够进行博士生教育,他就成了211学校的一部分,这样的二级学院在质量和水平上,岂不是一步登天,我们也可以示范一些独立设置的公民合办的高等院校,政府组织领导班子,招聘教师队伍,负担教职员工的工资,公司老板负责学校的建设和后勤开支,通过协议确认回报的比例,只监督财务,其他的事一概不管,这样对那些老板还是有吸引力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合作,也是当今国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这样能克服民办高校中管理方面的一些弊病,克服教师队伍大部分是兼职而不够稳定的弊病,促进民办教育,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甚至也能向高水平发展。

    入地就是密切的和地方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结合。不仅包括定单式培养,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做到民办的学校办企业,民办的企业办学校,我们看德国搞的一些,法兰克福搞的一些职业教育就是互相渗透的,紧密联系,合为一体,有的民办高职为办学而办学,为盈利而办学,和经济建设是两张皮,这样的高校就缺乏生命力对于民办高职院校,政府应该放手,坚持一个放字,放开搞活,放开专业,专业完全由学校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定,学校可以参考国家的一些目录。二、放开学制,学制是两年还是三年,可以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教育行政机关不要硬性干预。 三、放开规模,教育行政规模最好不要下硬性的招生规模。第四、放开招生,在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自主招生,招生的方式录取方式,录取分数线都应该由学校自己定。我觉得这样我们精英类的民办高校侧重在水平上有所突破。促进21世纪中国高等民办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在国际上占有一定的应有的地位,这是我个人在工作中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谢谢。

<返回>
 
 


版权所有 © 北京市海淀区亚洲教育论坛培训中心 京ICP备1300519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384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院 世纪经贸大厦A座1009-1010室
电话:(010)68909380 传真:(010)68909380 E-mail: Office@asia-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