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亚洲教育北京论坛年会
  ┝ 日 程
  ┝ 会 议
    ┝ 博鳌亚洲教育合作磋商会议
      ┝ 图 片
    ┝ 2006年会开幕式
      ┝ 图 片
    ┝ 教育部长圆桌会议
      ┝ 图 片
    ┝ 亚洲艺术教育论坛
      ┝ 图 片
    ┝ 亚欧教育合作圆桌会议
      ┝ 图 片
    ┝ 科普与创新教育论坛
      ┝ 图 片
    ┝ 亚洲职业教育发展论坛
      ┝ 图 片
    ┝ 双语教学论坛
      ┝ 图 片
    ┝ 2006年会闭幕式
      ┝ 图 片
  ┝ 图 片
 
   会 议
 
10.20上午 2006年亚洲艺术教育论坛(速记稿)
2006年亚洲艺术教育论坛
时间:2006年10月20日上午
地点:北京稻香湖景酒店牡丹厅三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贵宾早晨好!时间过的真快,去年10月19日我们就在博鳌艺术教育论坛聚会,今年又到了大家聚会的时候,这次亚洲教育北京论坛--艺术教育论坛能在这里顺利地召开,得到全国各地教育厅、各高校、各中小学积极的响应和支持,各地热衷于艺术教育的同志们积极报名,使我们的会议能够顺利地进行,我在这里首先代表组委会向到会的同志表示欢迎和感谢!
    我简单介绍一下出席此次论坛的领导和嘉宾:
    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先生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先生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周荫昌先生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万先生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影先生
    台北教育大学教授袁汝仪、日本宾库教学教授福本谨一以及各省教育厅的处长、各高校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我们不一一介绍,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全场掌声)
    今天上午演讲的有四位专家,首先请杨贵仁司长致辞。
   
    杨贵仁: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向2006年亚洲艺术教育论坛在北京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亚洲各国的艺术教育界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欢迎!
    亚洲艺术教育论坛是亚洲教育论坛的分论坛,宗旨是在传承本国优秀文化艺术的基础上,推动亚洲各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论坛2005年首次举办,受到了亚洲艺术教育同行的高度评价,成为了亚洲艺术教育界最具有影响力的论坛之一,在去年的基础上,本届论坛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今年亚洲艺术教育论坛的主题是“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具有独特的作用,艺术是激发人的想象力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自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就对艺术教育的特殊功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课题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2000年,在香港举办的亚太地区艺术教育会议上,2006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艺术教育大会上,关于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创造能力的话题,都一再被提起,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所在。在本届论坛上,亚洲地区的教育专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理论的阐述和实践的探讨,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交流一定会进一步提高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各国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嘉宾,我可以高兴地告诉大家,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国在学校艺术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颁发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规划,本世纪以来,下发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以及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呈现出一个新的局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了艺术类选修课程,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新一轮艺术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我国大中小学校的艺术教育在强调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同时,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列为重要的目标,艺术课程的学习内容,不仅突出了对优秀民主文化的传承,而且强调了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接纳,以各种艺术学校为载体,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是我们的成功做法之一,在普通高等学校组织普及高雅艺术活动,全国中小学、大学生展演活动形成了制度,并且圆满地组织了第一届的活动。在学学生广泛参加活动的基础上,各个学校在组建学生艺术团体,国家组建了中国学生艺术团,在这次论坛上,中国学生艺术团为各国的专家和朋友们献上首场演出,我相信大家观看了演出之后,会对中国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留下美好的印象。
    女士们、先生们,亚洲有着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土地,人口占到了全世界总人口的六成以上,在广袤的土地上,黄河、横河两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出现了向中国、印度等的文明古国,为人类贡献了亚洲的雕刻、秦始皇兵马俑、泰姬陵等辉煌的艺术成就,人类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都在亚洲,面对着具有优秀文化艺术传统的土地,对亚洲的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应当更切实亚洲实际的教育理论,更加丰富有别于欧美的艺术教育,特别是如何在广大农村地区和多民族地区实施普及艺术教育,如何把亚洲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如何把西方的艺术教育理论和亚洲艺术教育的实践结合起来,都是应该研究的课题。
    今天我们聚会在北京,就是要探讨如何完成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课题,在全球化的时代,赋予亚洲艺术教育以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气息,让亚洲艺术教育对人类的文明为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使亚洲充满活力和希望,把亚洲建设的更好繁荣富强。
    最后,我祝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在北京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杨贵仁司长热情洋溢的致辞,也对论坛的宗旨、内容以及所体现的价值进行了阐述,一定会围绕大会的主题进行进一步的切磋和交流,今天上午的四位演讲嘉宾是:
    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会长周远清先生、台湾教育大学教授袁汝仪先生、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周荫昌先生、日本宾库大学教授福本谨一先生。首先请周会长讲话。
   
    周远清:大家上午好!我讲的题目是“加强艺术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年亚洲艺术教育论坛在这里隆重开幕,这次论坛以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主题,探讨如何加强艺术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使中国的教育更加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论坛,广泛地总结和交流如何通过艺术教育来培育和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探讨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下,如何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学校的品位,提高学校的格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的思维和能力,更好地发挥艺术在建设和谐校园,在形成和谐文化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我们国家已经做出决策,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创新型的国家,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要把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出发,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它是一个国策。
    我们现在来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理解上,或者说过去对创新能力的理解上,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要走的道路,是一条道路,是一个国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政府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共同努力,要从体制改革、机制的完善、政策的导向、人才的培养、作风的建设等方面构建一个自主创新的环境,其关键是要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大力地推进政治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我们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教育如何来适应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是一篇大的文章,后天在天津中国高等教育会召开一次一年一度的高峰会议,专门讨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型国家的建立,需要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认真地来研究和探索,没有创新型的人才,就不可能建设创新型的国家,我想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作为教育的一部分,艺术教育特别是被誉为在一定的意义上是创新教育的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我国的艺术教育正像刚才杨司长所讲的,多年来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有了长足的进步,美育列入了教育方针,随着学校艺术教育规程的颁布,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的实施,提高了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今天在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在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又面临了一个挑战,又面临了一个发展的机遇。
    第一:艺术教育要为提升学校的格调、提升学校的品位服务。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育人的环境是人才成长的土壤,一个高水平的学校,一个高水平的大学,一个人才辈出的学校,一般都有很高的品位、很高的格调,特别是文化的品位、文化的格调,一个高水平的学校、一个高水平的大学,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殿堂,一个艺术的殿堂,学生在这里受到了熏陶,受到了感染。清华大学的校长说过:“没有一流的人文教育,就没有一流的大学”,这里面包括了艺术教育,这是校长在上任前跟专家学者到国外的一流大学进行访问后回来说的一句话,他是理科的院士,原理学的工科,在清华大学要建立一流大学的背景下,在探索清华大学如何建立社会一流大学的背景下,在校长上任前,带领一批教授到有关的国家进行了访问,回来说:“没有一流的人文教育,就没有一流的大学”,人文教育包括比较广泛的人文教育,应该说我国教育中,特别是高等教育中长期的“重理轻文”,过去的高等教育,过去的中学文理分家,大学按文理的单科类设校办学,学校忽视了人文教育,需要大力的加强人文教育,其中包括了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要高品位、高格调地进入学校的校园,要创造条件使高雅艺术、高雅文化进入校园,创造一个高雅的、向上的人文环境,提升学校的品位和格调,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第二:艺术教育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并与各种教育结合起来,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统一起来,更好地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创新是艺术教育的价值与目标,也是它的特征所在,美国硅谷文化发展委员会在2003年出版的创意社区指数朝向动感硅谷的进度评估中,就特别指出艺术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世界各个国家教育改革都把加强艺术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作为改革教育的目标。
    我记得在高等学校大力推进人文教育的时候,我就特别讲过,我们这项活动是顺和潮流。艺术教育为人类创造文化的活动,把创新作为永恒的目标,俗称“艺术贵在创新”。创新精神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特点和优势,艺术教育要贯穿于各类教育中。例如:科学教育中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形成创造性思维,人的创新性思维的形成,正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的基础上。大家都知道,许多科学家的“大家”在艺术上都有很高的修养,艺术上的修养开拓了科学的创新思维,科学要与艺术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互作用,以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
    大家知道钱学森同志在谈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时候,曾经说过:“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的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的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他说他小时候,他的父亲就是这样对他进行培养的,他的父亲要他学理科,同时又送到学绘画和音乐,就是把科学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他说:“我觉得艺术教育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了科学的创新思维”,他说:“今天要大力宣传这个观点”。钱学森同志曾经讲过,他的夫人是学音乐的,他说:“当我在科学研究上遇到很困难的时候,有时候听到夫人的一首歌就突然开了,这就证明了艺术对科学工作者的作用”。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地理解和认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要大力加强艺术教育,这是教育改革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过去教育改革的一个薄弱环节,或者说是弊端。
    第三:要发挥艺术教育的生动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活跃学校的文化生活,为建设和谐的校园、为建设和谐的文化、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大家都非常清楚,艺术教育付诸于生动活泼的艺术活动,多样的形式体现了寓教于乐的特点,为学生、教师所喜闻乐见。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校园的和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点我们深感到现在的校园里面还有许多不健康的东西,或者是低级的东西,或者说还不够高等的格调,我们的国家已经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并且指出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创造和谐的社会,培养和谐的精神,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艺术教育特别是高尚的艺术教育,能激发人们向上的精神,形成高雅和谐的氛围,在建立和谐文化、形成和谐校园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十年前,我曾经提过“人文教育过弱是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中的问题”,加强人文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也包括了艺术教育,当时定义什么是文化教育的时候,特别讲了艺术的基本修养、当今和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推进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的素质教育,应该说状况有了不少的变化,今天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候,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大力加强人文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更加重要。让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艺术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共同努力,加强艺术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
    我再重复一下这三条:
    第一:艺术教育要为提升学校的格调、学校的品位服务。
    第二:艺术教育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并于各种教育结合起来,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统一起来,更好地形成创造性的思维。
    第三:要发挥艺术教育的生动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活跃学校的文化生活,为建设和谐的校园、为建设和谐的文化、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将积极地配合教育的行政部门和学校,举办全国性的课外的、校外的艺术教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将十分注意通过健康向上的高雅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作出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为建设和谐文化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周先生的演讲很精彩,特别讲到现在提出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开展人文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合乎潮流的,概括了当前的艺术教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的境况,现在艺术教育加强了学生的审美教育,发挥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这次论坛得到博鳌亚洲论坛、亚洲教育北京论坛的大力支持,现在博鳌论坛的总监、教育北京论坛的秘书长姚先生到我们这里参加会议,我们欢迎姚先生致辞。
   
    姚先生:首先很抱歉,刚才在筹备磋商机制,没有听到各位的指示和讲话,我还是匆匆地赶来,向艺术教育论坛的开幕以及各位的光临表示欢迎。
    艺术教育在亚洲国际教育合作中作为很重要的内容加以推进和提倡,搭建亚洲教育合作的平台,为艺术教育的发扬光大提出国际的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为此作出了大量的努力, 向各位报告一下,我们成功地召开和完成了首届亚洲学生摄影大赛,我们评出了60多幅一、二、三等奖,亚洲有14个国家的学生们积极参与了这个活动,应该说摄影作品的水平是不错的,能够反应学生的精神面貌。同时,还在积极筹备亚洲学生艺术节的活动,能够把亚洲优秀各国的学生的歌舞艺术作品汇集起来加以展示,达到交流和合作的目的,如果顺利的话,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会举办亚洲艺术节,从舞台艺术开始逐渐向摄影绘画艺术等方面发展,目前正在积极地规划和推进中。
    同时也积极支持和参与了中国学生艺术团的成立活动和今后的相关活动,组织大会的全体贵宾在明天晚上出席艺术团成立大会的演出,在成立之后将积极地协助教育部的主管部门、协助艺术团的领导们安排中国学生艺术团到亚太地区进行出访和交流活动,因此在艺术教育方面我们将尽所能为亚洲的国际和作提供我们的帮助。
    艺术教育是国际合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亚洲地区首先了特别的关注,为此我提出四点建议加强亚洲区域的艺术教育的国际合作。
    第一:希望亚洲各国能够共同发掘、保护、推广东方艺术的魅力。亚洲各国尽管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但是有一个东方艺术的共同的根基,根基在当今社会是很宝贵的,因此首先要把它保护好,因此确实很多的传统的艺术在不断地流失之中,亚洲各国都有责任保护、发掘、整理、提升、推广,这项任务随着时光的流逝就显得越来越艰巨,有些国家保护、发掘的比较好,有些国家在另外一种形式上面保护、发掘的比较好。
    第二:亚洲各国教育部门有责任积极探讨如何将东方艺术更好地传授给青年一代。在发掘、保护之后,第二个任务就是怎样传承下去,在传承的过程中有科学的方法以及合适的技巧以及相应的现代化手段的辅助等,这些方面亚洲各国很有合作、交流的空间和余地,有些国家在有些方面做的很突出,很有成绩,应该及时地传递给亚洲的其他国家,让更多的老师们、校长们、艺术家们能够掌握更好的方式,使青年一代在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同时,能够更多地吸引东方文化的乳汁,从而更好地成长。
    第三:亚洲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发掘艺术教育对于创新教育、和谐教育的巨大推动作用。艺术教育对创新教育、和谐教育具有巨大的贡献和影响力,本身促进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和谐建设,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因此我们觉得亚洲各国也有义务积极地探索和推进艺术教育怎样和和谐教育、创新教育更紧密结合的任务。
    第四:要努力地创造多种形式促进亚洲各国以及亚洲和其他兄弟大州之间的艺术的交流活动。我们很赞赏国家的相关的教育部门,杨司长支持成立国家艺术教育团,我们将积极地协助这样的艺术活动能够都出国门,和亚洲的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在努力创造着多种多样的形式搭建平台,使更多的国际的优秀的学生艺术教育和艺术的成果能够在中国加以展示,也能够使中国的更多的学生艺术的成果向国际展示,因此将努力和这次参会的,以及没有能够参会的亚洲各国的官员、艺术家们、工作者们共同探讨怎样加强交流合作的具体的措施和方法,比如刚才提到的首届亚洲学生艺术节的筹备活动将是重要的起点,我们还将举办多种多样的国际的学生夏令营,就某种形式组织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来加强这方面的合作,同时加强教师的合作,互相提供培训的机会,教师互相交流、带课、搞讲座,以及一些艺术学生,特别是一些艺术方面的尖子学生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亚洲艺术教育论坛搞了多年的亚洲艺术教育学生的奖学金,去年发放给了韩国的两位学生到我们的电影学院学习导演,资助了他们这样的学习。总之,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来搭建平台、疏通渠道、构建桥梁是亚洲各国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工作者更频繁地交流、互相展示和学习、促进。
    因此,四项建议发掘和保护东方艺术、更好地推进东方艺术向下一代的传递、更好地探索艺术教育和其他教育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搭建更多的桥梁和纽带使亚洲各国团结在一起,是我们的四项建议,仅供参会的领导和专家们共同探讨。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姚先生给我们的关怀,给我们提了很多重要的建议,这跟论坛的宗旨和计划很符合的,我们一定要加强合作。下面欢迎台湾教育大学袁汝仪教授演讲。
   
    袁汝仪:首先感谢大会邀请我来做发言,我目前的发言是用PPT的方式呈现,有25张,大部分都是图片,它是另外一份发言稿里面很小部分的发挥和申论,大会将来会把发言稿印出来,如果有疏漏的地方还请各位看原文,这部分受时间的限制只能说一点点。
    今天的发言是根据过去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所做的三个艺术教育“民族志”,从这里面拿出跟主题有关系的部分做一个发言,一共有三个研究:第一个是针对台北市的寺庙参与人所做的研究;第二个是针对台北县M国小一班五年级的的研究;第三个是对荷兰的一所学院进行的研究。其中第二个研究提出一个现象的对照,就是台北今年暑假在国立台湾大学有一个“同仁仔”,意思就是“粉丝”,可能对漫画、电视等形成的粉丝的俱乐部,不同的粉丝聚在一起弄成一个博览会,这就是“同仁仔”。
    在龙山市的研究在1984年做的,研究的结论很复杂,只能简单地说,发现了龙山市的形貌是有六个集团的六套美学在龙山市的内外抗衡、共生的文化形态里面产生的。
    (PPT演示)这是台北龙山市过年时候的样子。
    有关龙山市的说明只挑六个集团里的一个集团里面一个很小的片面做一个介绍。
    (PPT演示)年纪最小的孩子的文化熏陶最早由家庭进行的。
    (PPT演示)这个是在龙山大殿里的观世音象祷告,但是进了学校后,文化的熏陶就开始出现了变化,比如这两个小孩坐在龙山市正门的走道上面,而且是坐在膜拜用的拜垫上面,这应该是不允许的,因为寺庙中间的门是神走的,一般的人是绝对不会在这个地方坐下来做写生活动的,主要的原因是学校所传达的文化是跟学校外面的,也就是跟家庭和社会文化的走向是不一样的,学校的文化比较西化、无神论的,是西方美学的系统,他们画的图很天真烂漫,但是重要在寺庙屋顶上的装饰、热闹的景象、宗教的信仰或者是传统的习俗就不见了,庙的柱子后面很空档。
    (PPT演示)这两个女孩子在供桌上画画,供桌的会面供的是“普渡”,是给孤魂野鬼暂时居住的,这个在台湾民俗里面很不吉祥的,但是这样的行为很不敬,虽然有信徒阻止他们这样做,但是孩子们一点都不忌讳。
    从文化的观点来说,我们制造的是文化的“代换”,“代换”了从家庭和社会上得来的观念或角度,虽然画的主题是传统的,可是并没有尊重寺庙空间本身的意义,而是用西方的观点看了传统的东西,这是非西方国家共同的问题,学校里面传播的艺术教育其实是跟传统文化相左的,如果认为多元文化有助于创新的话,艺术教育本身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深度还有可以再检讨的地方。
    下一个研究是对台北县的小学。
    (PPT演示)这个空间是井井有条的校园,这是成人为孩子建构的主要的学生场地。
    (PPT演示)这个时间是1987年左右做的,这是教师里面,老师们、父母等都属于成人,成人们架构了孩子一天当中绝大多数时间的用途,以及在时间里面充塞的内容,但是孩子并不是没有空间的,在这么强大的结构性的掌握之下,孩子还是可以找到小小的空间开创“次文化”,“次文化”有一些逃避的、抗争性质的,但是在这么小年纪的时候还是很温和的,可能跟父母报告说:“我的笔没有了,我去拿钱到书店买笔”,路上也许会去打“电玩”,神不知鬼不觉的。
    (PPT演示)这个环境是大人建构的环境,墙上挂的是国画,在里面这五个孩子趁大人不在的时候,约到家里来,研究电动玩具的游戏,其实这个游戏打的好不好,会影响在同一个孩子之间的地位,这个影响性不亚于在功课上面的差异,所以功课很好的学生,尤其是男生,如果电玩打的不好社会地位是不会高的。
    (PPT演示)这个案例是女孩子。女孩子是对成人世界的想象,想象成人世界是动画里面的主角是她想象空间的地方,这也不是成人对他们做的道德、行为的规范,不是课本里的知识,这是她们自己讨论出来的。
    (PPT演示)这个不是我研究的对象,我觉得它呼应了十年前在M小学里所看见的非官方的青少年“次文化”。这是在台湾大学里面所办的“同仁仔”,人山人海的,一条一条的都是摊位,中间都是人,这些孩子的年龄大概从高中、大学到研究所都有,每个人有一个小摊位,有一些人是逛的,大部分的人是自己摆摊。在摊位上面看到了类似的当年的青少年的“次文化”,现在孩子年龄大了,打工可以赚钱,有自己生活的独立性,但是成人对他们的控制还是相当大,控制不是恶意的,他们也需要成人,也敬爱他们的家长,这不是对立的关系,从孩子的观点讲我需要父母的照顾,但是父母有时真的不给我留空间,我得给自己制造一点空间。他们现在玩儿的娃娃都是自己打造的,摆在这个地方给别人看,说:“我可以发明这样的东西,你呢?你可以做什么?”当然也可以卖,大家可以相互的交流。
    (PPT演示)这个是摊位,这个是摊位的主人,他要自己看着摊位,每个人过来看桌子上摆的东西,有很多是自己编造过的,比较有趣的是在后面还有一群同仁,这些同仁是打扮自己,把自己打扮成当年欣赏偶像的样子,或者是自己做的“创发”。
    (PPT演示)这个是扮装的两个案例,他们所建构起来的“次文化”,随着经济的独立性等会对台湾的经济有相当大的影响,因为完全不在大人的控制下,不需要大人的鞭策、规范、约束的下面产生的“次文化”,这些人长大了之后就是主流。
    (PPT演示)这个化妆很完整,这些都是手工的,当然有的粗,有的细,是有差异的,有时还会请裁缝做,这后面还有别的同仁正在化妆之中。像这样的情形就是艺术教育所要达到的,我们需要的就是主动、热烈地进行艺术教育的活动。如果孩子放在自主的环境里面,创新不是问题,自己就可以做很多的东西。
    (PPT演示)这个女孩子正在为要来购买她的作品的人现场签名和画画,这些人互相都不认识,从台湾各地聚拢起来的。
    (PPT演示)这是荷兰的研究。这个女孩子正在做一件事情,老师把老师的鞋子脱下来,学生把学生的鞋子脱下来,然后做分类,这样的话不同的孩子出来就可以做不同的分类,这是在练习“形式系统”,我们所说的造型的主义和思维,我观察到荷兰的美术课老师给准备各式各样的材料,很多都是现成的,孩子们各自做各自的,做完了后觉得没问题,不需要做的跟其他人一样,但是得自圆其说,得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下面看看艺术教育的传统在荷兰的效果如何。
    (PPT演示)这个是女孩子的闺房,在墙壁的下面有一个架子,放着她多年来收藏的小盒子,架子有高有低,都不一样,女孩子得把所有的收藏品按照颜色、造型、对比、平衡、对称等做一个规划,架子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整理一次,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来,学校里教的东西跟家里面可以运用到的东西,或者是社会上面进行的是一个系统的,并没有断裂,并没有说学校里面进行西化的东西,家里跟社会进行传统的东西,或者说学校里面用西化的眼光看传统,像这样的情况都没有,在荷兰学校、家庭、社会系统是一样的。
    (PPT演示)这个系统的主旨就是“透过形式来表现个人的风格”。这个师范学生就用了一个小模型,每个人做出来的都不一样,在这个作品里面显示了出来,在色彩、质感、造型等方面怎么分类,之后说自己要说的话。
    (PPT演示)这个是在牛皮的上面用染料做一个具有原始风味的作品,这也是艺术家的作品。
    (PPT演示)这个也是同样的系统,只不过这个是在营造自己的风格,狭窄的客厅里面用了一套木头的餐桌椅,在窗户旁边有南洋风摆设的家具,这两个东西在风格上不同,可是女主人可以利用不同风格的语言,去搭配出来自己独特的家庭环境,所以原理是一样的,利用形式系统来创造个人的风格。对荷兰来讲,创新这个事情不需要特别去教,整个系统是一致的,不需要特别的课程,特别去强调,就能够让荷兰的人民很自然地进行创造。
    各位看了三个案例的话,有一个额外的感想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我做这些研究的时候,纯粹是因为自己好奇,对这些问题有兴趣,所以就自己做了一个调查,无论在哪个文化里面的哪个事物,我的出发点是要自己建构自己要用的知识,我在教育大学里的教学是希望自己收集、整理、分析出来的,经过多年来,自己的感受是这样的知识有很大的优点,很容易举一反三,而且可以创造新知识,假如不是我自己调查出来的,用一些现成的话,就有可能得到了一些皮毛,没有办法创新新知识,这些经验可以给大家做一个参考,尤其是人类学可以带来很大的贡献就是学术的主体性,其实也就是知识主体性。
    创新领域内部也需要创新,领域的人员也需要有独特知识的来源,否则的话可能还是会落入刚才看见的M国小等的情形,很多亚洲其他的国家有这样的情况,这个是需要好好思考的。
    谢谢各位!
   
    主持人:感谢袁汝仪教授给我们展示了他们研究的学术成果,也能开启我们对实践创新教育的思考和开拓眼界,其实艺术教育除了政府层面的管理、课程的设置,其实所有的创新精神是渗透在所有的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所创设的教育环境里,在这点来讲,我想没有细微的渗透恐怕艺术教育还只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是理性的层面上,大量的工作是渗透到人的心田,从而提高人的修养和创新的意识以及创新的精神,最后造成创新的能力。
    我们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下面用15分钟休息,外面准备了茶点,大家可以去休息一下,15分钟再回来!
   
    主持人:下面欢迎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周荫昌先生演讲。
   
    周荫昌: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实践和人民生活里面发展、和谐以及贯穿在二者之间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最富有魅力的重大主题。其实发展、和谐以及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不只是中国的重大主题,也是亚洲乃至世界各国重大的主题,也可以说是人类共同的永恒的重大主题。不过在中国当今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现实的环境中,这些显得格外重要,也格外突出,在中国发展生机勃勃,强劲有力,甚至使人感受到呼啸而来,泥沙俱下,和谐是民心所盼、众望所归,如同一部“交响曲”的快板乐章已经开始,两个音乐主题以及伴随期间的其他附加部分正在依次开来,在这样富有音乐的背景下,可以跟大家共同探讨关于艺术教育方面的问题,我感觉到容幸和高兴。我的发言题目也由此相伴而产生,我的主题是“发展、和谐、创造与学校艺术教育”。
    主席先生曾经跟我说:“我可以脱开原稿做即席演讲,而且希望我谈的深入一点”,我很恐慌,但是深入难做到,但是又不看稿子谈我又很愿意,所以我想暂时舍弃掉一些东西,特别是刚才周部长对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来推动社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决定性的第一要素的问题,归根到底人自身发展与和谐是社会发展与和谐的前提条件的问题,关于美育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部分,对人的和谐、品质、完善和创造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的问题,刚才周部长和杨司长都做了很精辟的发言,所以我想在这里就略去不谈这些内容,我把一些问题的讨论集中在如何认识一个大国,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把艺术教育推向新的里程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何认识取得成绩的?以及如何认识要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学校艺术教育面临着怎样的问题,我想集中在这两个方面谈。
    刚才周远清同志谈到,十几年来正式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的最好时期,我国有很古老的艺术教育的传统,但是在近代曾经遭受挫折,在一定的时间里,艺术教育成为教育中间最为薄弱的环节,艺术教育现在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并且在十年多的时间里有巨大的发展,我看第一个就决定于把艺术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作为一个国家的意志来提到教育的面前。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的一批卓有见地的有识之士和中国政府,认识到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在中国面前摆着的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及竞争和挑战,而世界范围的经济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素质的竞争以及民族的竞争,因此及早筹划机遇事业的大计,把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公民作为一项最紧迫的任务提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来,并且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宏观决策中的突出的议题和重要的国家意志,在这样的背景上,把艺术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当时提出了重要和发展学校艺术教育已经成为了我们发展教育大计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刻不容缓的任务反映了领导人以及国家对艺术教育的认识,而这个认识一旦被国家所认识,就将成为巨大的推动力量。
    第二是把艺术教育从附属于德育的地位解脱出来,放在更大的视野中,分到了人文教育的视野中,1995年的时候,把艺术教育放在了人文教育的总的结构中,而且提出了在我国的高校以及高校的师生其中最紧迫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提高人文艺术修养,并且是建设一流的学校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这样就使得艺术教育摆脱了原来狭窄的地位。这些意志后来体现到了国家重要的文件里,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教育过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美育里面提到,美育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把这段陈述和以前的陈述相比较,可以看到主要的领导人以及政府对艺术教育的事业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拓宽。
    第三把美育艺术教育写进教育方针,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基本点上把艺术教育摆到了应有的位置上,或者是摆到了重要的位置上,才决定了这样一个大国里面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艺术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和进展。
    第二个大方向就是在这样的指导之下采取具体的措施,采取的措施是有层次的,从我来观察,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把艺术教育推进采取了几个层面的措施:
    第一:是设立了专门的艺术的教育管理的有关的司局和各个省市的厅局里面的处,也就是解决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问题。
    第二:就是相继召开工作会议,比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等,这样使得先进的管理、使得有效的能够在全国推广。
    第三:陆续出台一些指导性的法规文件,比如学校教育工作的规程,比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等。
    第四:设立了并且加强了专家机构,因此艺术教育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引进专家资源,提升管理、领导和指导的质量与水平,是推进艺术教育重要的途径。教育部在这段时间里,组建并加强了艺术教育委员会,组建了所谓专家讲学团,开展了专家对于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的咨询活动。
    第五:加强了对学校艺术教育学科的研究支持与管理,成立了专门的学科规划组,提出了专门的课题指南,在教育科研里面成为了有机的组成部分,用于教育实践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第六:在教材建设上采用坚定的措施,改变了过去的传统的做法,变成了具有多样化的艺术学科教材的方向。这个措施是保证教材与各地的具体情况能够得到结合与民族的艺术文化纳入教材,为留有余地作出的明确的规定。
    第七:国家对于基础教育,音乐课程、美术课程颁布了教学器材的目录,在物质上、教学手段上给艺术教育以保障。
    第八:有计划地开展全国性、示范性的学校教育活动,比如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评比活动;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的活动;全国中小学生歌咏比赛活动;全国中小学生美术书法作品展等,艺术教育要依托于艺术活动,艺术活动的实际过程是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实际的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吸取艺术的营养进行艺术的创造,可以说是艺术教育里面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九: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从学校艺术类的教学、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到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等采取了得力的措施,使得在这方面的建设得到了明显的成绩。
    事实证明,政府的有利领导,采取的有效措施,使得艺术教育从认识上到实践上在短短地时间里有了明显的、积极的进步,并且在全国人才的培养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在可以说在全国1100所大学里面,艺术课程已经得到普遍的开设,而且有些学校已经具有一些规模,比如上海交大开出的艺术选修课达到了100多门,全国的大学生的文艺演出、社团等是蓬勃发展,十年来,大学生受益于艺术教育的接近一千万人,全国中小学在15000所高中,60000所初中,以及在近两亿的人中,普遍地受到了艺术教育的熏陶和开发,这些都是前面措施所得到的有效的后果。
    在我们取得很大成绩的时候,应当考虑如何进一步发展它,而进一步使得好的形势得到更好的发展,必然要思考一下现在存在哪些问题。我自己认为,现在存在的问题大体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来自于对人的素质以及素质形成的问题上有一些基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影响了艺术教育的发展。比如人的素质是怎么构成的?人的素质是如何提升的?人的素质结构是什么样的?等这些基本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教育里面必然面临一些尴尬和困难。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艺术教育自身上面,有一些理论上的偏失和缺陷,导致了在艺术教育实践上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比如现在在基础教育的艺术教育里面,感觉到花哨的东西多了一些;朴素的东西少了一些,比如感觉到似是而非的,甚至虚假的东西多了一些;科学的东西少了一些,前进的包括着一种急切的欲求的东西多了一些;纯净的东西少了一些,而这样的表现可以说出自时间的层面,还有一些出自理论的层面,也就是说我们的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破坏了艺术教育本身的自然和完整,妨碍了艺术教育本原的体现。这就使我想起了希勒在第六封信里说的一句话:“我们有责任通过更高的教养来恢复被教养破坏了的我们的自然的本性的艺术教育”,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深入地探讨一些问题,这里举两个例子:
    第一:如何认识人的素质?现在对于素质教育的讨论经常看到的或者是比较多的是以素质教育工作性质的阐述代替了真正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研究,这是一种现象。
    第二:以宏观的教育政策的理论代替了艺术教育的实际操作的指导。
    第三:不是从素质的本原上研究素质教育,离开了对人的素质的认识来寻求录制教育是很难得到理想的结论。
    素质教育起码需要有三个支撑点:
    第一:关于人的自然素质。
    第二:人的社会素质以及社会对人的素质对社会素质的要求。不同的社会和群体人的素质是不一样的,社会不同群体人的素质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不能大而化之而解决人的素质。
    比如有若干方面本来是人的重要的素质,而不能并没有把它列为人的素质,通常讲人有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等,但是在实际上,比如说人的技能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技能有别于知识方面的素质,是很重要的素质,并不因为人有了知识就有了操作的技能,操作有操作方面的知识,但是并不等于学科的知识就能解决操作的实践能力,不是这样的,而在人类的实践里面,能留下来属于学科的知识只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更大多数作为物质存在的,以及非物质存在的大多数东西更是人类操作出来的,今天在这里开会,设计楼分的有几个人就可以,但是真正把这样大的建筑建设起来的,却并非都是有丰富学科知识的人,而是有实际操作能力的能工巧匠,这里面本身包含着很重要的艺术教育的内容,我们对人的这样的素质不去重视它,必然带来我们对素质教育的一种缺陷,也就给艺术教育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再比如感情是人的重要素质,一个人是有思想的,而且人是有政治思想的,但是人的思想在广阔的领域里展开,而且人除了思想之外,很重要的素质就是情感素质,人在完成一项无论是壮阔的实践还是微笑的动作;无论是集体的还是个人的,除了思想的支撑之外,必然有感情的参与,而在关键时刻决定人的行为的往往还是感情,这样重要的素质在我们的素质表达里面是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的,而艺术教育刚刚在这样重要的素质上有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对素质认识的缺陷,使得艺术教育在这方面没有得到更有利的施展。
    比如人的素质是分层面的,艺术教育对于深化人的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对这方面关心不够,也影响了对艺术教育的深入发展等。还有一些我觉得是我们必须深入认识的,而不把它引入一个歧途,艺术教育是创造教育一个重要的手段,一个有效的手段,但是,艺术教育如何影响人的创造能力?如何提升人的创造的水平?我想艺术教育是难以直接地作用于人的创造。
    艺术教育可以给人提供一种良好的状态,良好的情绪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良好的生命状态,而一个创造没有那种最佳的生命状态、情绪状态、生命状态是不可能完成的,而这正是艺术教育所不可替代的。艺术可以使人感受到创作的冲动,如果作用很浅显的东西,在音乐上做了一个曲子,用的是一个现成的软件和刚才这样的创造的体验哪一个更赋予创造性的价值呢?我看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比如说创造必须要体验那种孕育创作的不安,以及创作之前的痛苦,什么课程去解决?艺术在进行再创造的时候,那样痛苦的煎熬正是通向创造体验的必然途径。
    所以我认为,对于艺术的创造性、艺术的创造精神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生动的过程,如何捕捉灵感?如何感悟规律的存在?如何在既清晰又朦胧之中擦出感受的火花正是其他教育难以实现的,而只有艺术教育能把它带入这样的境地之中。所以我觉得真正对于艺术教育推进人的创造素质有很多的实际问题,有待于我们去实践,去从实践中提升对它的认识,并且把它总结出来,成为有效科学的方法贯彻到艺术教育中间去,而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口头上。这里谈的是对人的素质的一些认识上我们要真正发展它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是关于艺术教育自身理论方面存在一些缺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什么?这里说的是音乐艺术教育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不是讲的音乐的价值是什么?也不是讲的音乐的教育价值是什么?而是专门讲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是什么?我们是否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看到许多文件,包括一些指导性的文件里面,实际上写的一些东西并不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价值,而是艺术的价值。
    比如说音乐教育有审美价值,看来是正确无误的,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想不是学校的音乐有没有审美价值?讲一个人的价值必定是讲这个人不同于其他的价值,如果把一个人的价值说成是人类的价值,把一个女同志的价值说成是女人的价值就等于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来回答什么是学校艺术教育价值。正因为在这些问题上不是很清楚,基本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所以今天的艺术教育里存在着一些缺陷和误区。
    比如我们怎样去总结基础教育、艺术教育的最基本的特点?我想必然包括着两个方面:一个是属于教育的,而同时又必须是艺术的,但是把它付诸于实践的时候又失去了它,为什么?就是在刚才说的一些基本问题上不清楚。作为研讨会提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问题,比如说音乐的教育必须是音乐的教育,好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是否做到了音乐教育是音乐的教育呢?而不是把音乐的教育当做了音乐的二、三级学科的知识教育,而不是把学音乐教育作为音乐道理的教育呢?音乐、美术等都是一个表现的艺术,而表现的艺术不需要借助其他东西的说明,甚至不需要翻译,可以在不同的群体里沟通起来,就是一种直接反映人的艺术和人的心可以拥抱在一起,这样的东西隔膜下来是音乐的教育吗?我认为我们对于音乐教育、艺术教育的研究应该是丰富的,应该是详实的,但是真正体现音乐教育、艺术教育真谛的东西本身是朴素的,是容易操作的,是直接而亲和的,正是在这点上,我才感觉到现在的艺术教育花哨的东西多了,朴实的东西少了。
    比如在学校艺术教育里面必须保证优质性,优质性如何体现?一个文学作品,只要把文字印出来,无论是用什么纸张,无论用什么开本都仍然是文学作品,但是一个音乐可以是这样吗?不同版本的音乐判若两个作品,不同处理的音乐可以包含着巨大的差异,在当今在课堂教学里所用的艺术教育的真正的教材有多少算是经典的艺术教材?商业的利润、不同的理解以及各方面给它的冲击正在使艺术教育在进行之中使它们的光泽受到影响,为什么?是因为我们在艺术教育如何体现能够给学生最优质的艺术教育上,都有哪些问题,如何才能实现?比如说如何理解艺术教育的基础性?如何理解艺术教育的全员性?如何避免在艺术教育中艺术被异化,同而带来人的情感的异化等等。
    我觉得艺术教育正蓬勃地向前发展,在中国随着构建和谐社会以及高速度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与社会的建设,会进一步得到大力的推崇和发展,但是在这样的时候,有志于搞好学校艺术教育的各位教育家们、各位艺术家们、各位老师们应当共同携起手来把艺术教育还它以人的艺术教育的本质,还它以艺术教育真正的本质,还它以育人的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的本质,我相信在解决这些问题后,我们的艺术教育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谢谢大家!
   
    主持人:教育部的育教委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咨询机构,育教委承担着对国家艺术教育的执行政策的情况根据督导,对教学提出建议,周荫昌先生近些年从事着这些工作,经过这些年的调研、文件的审阅,对国家的艺术教育有着自己的看法,他的看法对艺术教育的深入发展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当前艺术自身价值的问题,特别在课程和活动中,如何在新一轮的课改当中,按艺术教育的规律进行教学、教育工作是很大的一个启发。下面请日本的宾库(同音)教育大学福本谨一先生演讲。
   
    福本谨一:资料上说我是1976年出生的,这是错误的,我已经54岁了,如果按照材料的话我就只有30岁,这是不对的。非常感谢接受论坛的邀请来参加会议,我曾经到过香港,但是访问中国的大陆对我来说是第一次,如果时间够的话,我很乐意利用这个机会去接触中国悠久的历史,现在我想从日本美术教育课题中讲述。
    第一:介绍一下艺术文化的状况。现在讲现代主义的终结和形式主义的解体。现代的艺术概念结束了,我们主张创作一定形式作品的形式主义解体了,现代艺术的多样性得到了扩展,而且有着越来越多的丰富的多样性的形式,
    第二:伴随着新的美术历史的展开,对社会历史的强调和解读以及这种方法都有影响,随着新美术历史的展开,现在越来越多的强调社会的历史,以及如何解读作品、对鉴赏方法有什么影响。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在美术的领域中,把作品作为对象的研究转变为从社会史的角度出发因为研究,这种倾向性不断得到加强,逐步地得到显著,后来根据这种思考方法或者理念就从多种的角度出发,解读如何对作品进行鉴赏。
    第三:谈谈艺术概念内部的瓦解,以及业绩现代多媒体艺术的初选得到的回复,比如身体上的感觉到环境等,纯粹的艺术和大众的艺术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少,艺术之间出现了平等的情况,同时多媒体的技术和传统的工艺间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多媒体艺术的发展出现了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多媒体艺术破坏了我们的感觉,对身体、环境的连接接触起到破坏性的作用,使得接触越来越少。所以多媒体的艺术使得人的感觉或者身体、客观环境的接触点或者媒介物受到了破坏。
    第四:在设计领域倾向于更多地利用信息进行设计,所谓的设计原来是从图形的设计、产品的设计那样的创造者的理论角度进行认识,从理论的角度进行认识,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更加重视对各式各样的信息进行理解,而且去解决视觉问题方法的概念,并且消费理念和消费层次的活动也越来越高,所以,现在越来越重视要用一种批判的眼光审视。
    第五:强调影象的扩大和存储,现在也看到数码的多媒体艺术的形式和意识也得到了诞生,随着视觉信息、图象、画像的扩大,以及数据库数字的信息、存储可以用电脑来处理画像,也可以用电脑来检索视觉的信息,这样对数码信息的利用会越来越多,所以与原来的通过原始的信息创作相比,现在利用多媒体的意识越来越强,也越来越多。
    第二大点,就是要说美术艺术的状况。
    第一:谈谈对基础和基本认识的多样性,日本的美术教育是根据学习指导的要领以及国家的教学大纲对学习的课程和内容进行规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目的是什么?教学的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必须要通过国家的标准来进行规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教学大纲里的基本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对基础的知识、基本的技能教学有很大的争论,争论一直在进行着,明年将修改学习、教学大纲,指导美术学科的内容,我是教学大纲改定协会委员会的负责人和会长,我要把大家的意见集中在一起,这个工作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第二:对于造型游戏有一种批判,目前的系统缺乏系统性,也不全面,而且和中小学之间也缺乏连贯性,说到小学的美术教育,叫做图画课,造型也是其中之一,可以根据孩子们天生表现的动机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PPT演示)这是我们的幻灯片,大家可以看到,学生们可以根据天生的动机在整个社会构成主义观念有这样的学习方式,但是可能不同的老师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在具体实施做法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些困难。
    第三:对于比赛和教育的奖励等。在美术教学的群体中,许多老师曾经将学生的作品送出去参加比赛,并得到了奖品。
    (PPT演示)为了得奖有时老师会忽视孩子们的角度,应该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进行指导,比如说要偏向神设等方面的主题,让孩子细致地描述拖拉机和螃蟹等等,这个问题被忽视了,因为老师们只是重视比赛和得奖。刚才提到的这些问题,应该用红色的颜色,而且通过颜色来表达主题,并且通过这种方式细致地描绘复杂的拖拉机和螃蟹等。
    第四:看看与其他学科差异化的解体。美术与家庭的区分越来越少,应该强调学科的特殊性,变得更加困难了。在综合的学习过程中,环境的学习比如要制作环境的广告体验种植的时候就可以描绘到种植的情况或者是做一个稻草人等等,所以美术的活动就出现了城市化的倾向,以制作到稻草人为例,老师认为只要全部的学生在木棍上做一个宠物做一个稻草人就完成了学习,但是如果想要教会学生如何防止鸟去偷吃稻谷这样的问题,就解决了学习的角度,这样会更好,所以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考虑一个事情,就是如何去激发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来完成美术创作,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仅仅从程序化的角度告诉学生怎么做稻草人,是不够的,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们讲清楚是如何防止鸟来偷稻谷的,这样的话学生在做稻草人的过程中的感觉就会更好,教学的目的可以得到更好的实施,所以这点很重要,所以考虑的是如何激发学生利用丰富的想象来完成整个的创作过程,这是很重要的目的,这点对于美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如何解决教育闭塞的情况。在设计的学习中,要经常制作广告,一开始做广告就是要画画,或者有一些文字,以及把画和文字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但是我们是要通过广告制作传达一种信息,而不是把画和文字简单地结合在一起,必须要传达一个信息,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视觉、传达的方法,比如说要创作一个广告气球,或者送一个小卡片来传达一个视觉上的信息,这方面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任务,如何做的更好对我们来说是很的。
    第六:说一说视觉文化负面的影响。包围在孩子们周围的是多样性的,有摄影等的学习是很困难,日本的漫画和动画在外国很有名,但是很少在日本的美术教学实践中开展,而对中学生美术认识的调查有这样的结果,显示着一个有趣的现象,现象表明了比起艺术作品来说,中学生认为焰火是艺术品,而且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以家里孩子房间的照片为对象也进行了一些调查,但是却对美术作品没有太大的兴趣。
    以孩子房间的照片为对象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装饰房间最多的东西是使用偶像的广告和照片,在美术教育中,与孩子们的这种兴趣相比,出现了重视艺术作品价值的倾向,而和孩子们的兴趣却是不一样的,所以今后要进一步讨论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开展对动画角色等的学习和借鉴,这点很重要。
    另外要讲一下图画工作类的教育类的课题。
    首先要说一下从重视大人的观点转向重视孩子们的观点,以及对孩子们的观点进行指导。
    (PPT演示)这是HELLOKITI,它是没有嘴巴的,它的设计师说了这样的话:“一般来讲角色都是有着笑脸的,但是因为不画嘴巴,孩子把就把自己的心情投射在角色上了”,开心的时候会想象笑脸,在伤心的时候会想象着悲伤的脸,总之从孩子们的视线出发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对工作开展的基础点,对于美术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要考虑到孩子们的感觉的研究和学习。这张画上没有画嘴巴,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心情投射到角色上,这样可以从孩子的视角考虑这个问题,考虑进行美术方面的教育,而且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
    其次是要强化想象力。在美术教育中想象力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学校不进行激发想象力的指导,学校的教育就剥夺了孩子们拓展想象力教育的机会,从而对他们身心的发展有不利的影响。
    (PPT演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画的,叫做“雷先生”,雷在云的下面,雷在轰鸣,雨在降落,云的上面是怎样的?这是一个大家族,雷先生的家族有的是洗涤、有的在玩耍,有的在睡午觉,这张画是怎样画出来的?有怎样的思路?你认为是在雨天画的这样一幅画吗?而其实这是在晴朗的天气里向孩子们提问,问孩子的问题是:“现在雷先生在干什么?”,这是其中的一个孩子画出了如此趣味横生的画,这张画有很多的想象力,这是老师的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方法,最后才产生了这样的结果。所以说,尽管只是在晴朗的天气,但是老师的问题却给学生带来了不同凡响的影响,而使学生就能够展开想象,想象出这样的情况。如果在雨天的话问同样的问题,孩子们会画出什么样的画?可能所有的孩子只能画出雷先生在降雨的画吧,所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很重要,而为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必须考虑各式各样的方法。
    我是国际美术教育协会的理事,与各国的美术教育者共同进行美术教育方面的计划,再次想介绍一个“艺术午餐”的计划,这个是使用各式各样的艺术教材,(PPT演示)就像这张图片所展示的,还包括外国朋友的午餐,而且项目在八个国家开展了很重要的实践活动,向这样的国际间美术教师联合起来围绕着美术教育方面的问题和实践进行活动,以及交流和对话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希望中国也为发展国际美术教育而出谋划策,我们来共同努力。
    今年三月份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召开了世界艺术教育会议,我也进行了有关艺术教育价值的演讲,我想今后有必要进一步在全世界进行艺术教育价值方面的研讨,我想再次作出号召,希望中国的同仁们能够为发展国际的美术教育而出谋划策,共同努力,我们共同合作把美术教育推向更高的水平,这是我的愿望,希望大家也能够真正地做一些事情,真正地行动起来。
    下面说的是在2008年的夏天将在日本的大阪召开国际美术教育协会的国际会议,我欢迎大家来日本参加会议,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国的课程教学改革是借鉴和世界各国,尤其是日本的艺术教育的经验,最近的几十年来,应当对我们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现在碰到的这些问题、探讨很值得我们借鉴,福本谨一给我们介绍了改革的经验,对我们整体学校的艺术教育的改革、对实施层面操作的实践问题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很感谢福本谨一先生精彩的演讲。
    (全场掌声)
    今天上午的演讲就到这里,明天上午有五位演讲者,有不同的国别、专业来诠释、探讨艺术教育,今天下午所有的代表到钓鱼台国宾馆参加亚洲教育论坛的开幕式,将有国务委员出席会议,在三号楼集合上车一起去参加开幕式,上午的议程结束!
   
                                                                         速记员:贾伟伟
                                                                         时间:2006年10月20日上午
<返回>
 
 


版权所有 © 北京市海淀区亚洲教育论坛培训中心 京ICP备1300519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384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院 世纪经贸大厦A座1009-1010室
电话:(010)68909380 传真:(010)68909380 E-mail: Office@asia-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