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讨论第二个环节主题:《我们要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国家战略做什么?》
大儒心理创始人徐凯文老师主持第二场圆桌论坛
徐凯文:我们今天讲干货,我有四个问题,希望你们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
第一,究竟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衡量标准是什么?升学率高,高到100多人考上清北,还是我们要培养爱国者,还是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我们有答案,但是从文化角度和学术角度,请温海朋老师和宋亮老师分享。
温海朋:听了这么多老师嘉宾的演讲,我有一个很特殊的感觉。当代的心理学各方面的设计、安排、工作,已经开展得非常好了,学生的自杀率应该很低,但为什么是反过来的?我想到老子有一句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家想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个都不要放过,一个都不要出问题。但是大家有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天网恢恢是指天道应该是无所不包的,疏是指宽疏、宽容,有人说把孩子每一分钟都控制住,一个都不能放过,越是这么弄,越是漏网之鱼越来越多。你不疏,你就漏的越多。前面有老师讲快乐,我听了这么多,我对心理学这个行当,老实说我有一种很特殊的感觉,我做哲学有一种特殊的观察。我当年就觉得心理学这个学科和大量的搞心理工作的人也一种客观的方式,缺乏共情,很少体会这些孩子们的绝望。我们有无数好的说法、好的计划、好的方式,但是他们为什么能绝望?他们为什么要分歧这个世界?这些孩子的背后有那么多绝望的家长,他们的绝望怎么来的?心理学大概都是研究,都是框架式的,所以真正的是关注于人类心深处,他面对这个世界深层的绝望感,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这个绝望特别重要,孩子绝望、家长绝望到底是怎么来的?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有大量的智慧是从绝望开始的,哲学根本出发点就是对人生的绝望。向死而生,你要先明白死,然后才能重新生。现在还多孩子轻生,不重视死亡,不理解死亡,哲学很多都是从死亡开始的。
徐凯文:传统文化有深刻的对人生的理解,而且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宋老师谈谈你的判断。
宋亮:徐老师抛出这个问题,我想到自己当年在清华求学的时候,当时访学,当时我的老师说过一句话,他说大学教育就是去激励那些积极向上的灵魂,并教给他们做人与做事的方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可见把价值这个维度是放在第一位的。价值、能力、知识这三个维度,我觉得都统和起来,协同起来,一定是一个好的教育。我们有很好的中华传统,有好的美德和核心价值,在当代也有新的倡导的这些核心价值观,也有在当代社会面对各种问题所代表的处事态度,我们也会谈到一个行业核心价值的认可。比如对于我们从事工业设计领域,你对于数据的负责,对于安全意识的负责,对于客户的负责,价值的维度是排在第一位的,这是一个好教育的前提和大基石。能力维度,我们以往的时候,在素质教育阶段已经提过很多,但是我们现在这个能力维度更加的宽泛,不光是从业的能力,很多时候在今天我们面对这个话题的时候,是培养孩子、学生,甚至是他对于危机的处理能力,对于心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这也是未来我们做好教育时应该的一个维度。知识维度,我们强调知识传授,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今的VUCA时代,面对更多不确定性的时候,我们更多的知识是对于行业的认知,对于国家和世界大势变化的认知,这两年也很多大环境的改变,面对这样的环境我们能够给予学生和孩子怎样的去应对VUCA时代变化的方法。我们现在做这样的机构和事业,也是想构筑一个从学生到家庭、到学校、到社会,甚至我们还要团结行业界的人,让大家看到社会的发展,在时代的大变量中去找到自己的定位,让孩子不仅仅面对他自身的发展、自我认知的问题,也在外部探索的位置,让他们看到自己在这个时代中所找到自己的坐标,你是成为学术大师,还是成为治国人才,还是成为兴业之师,找到这样坐标的时候,他看到自身的价值,为了这个价值努力,相信这个维度能给予一个好的教育,甚至孩子未来心理成长非常好的助力。我们做的事情是让所有人成就所有人,让所有力量都能助力孩子的发展形成合力。就像一位大学校长说的那样,我们从来不为年轻人准备美好的未来,我们为美好的未来培养年轻人,当所有年轻人看到希望的时候,我们这个时代就会有希望,就会有好的教育。谢谢。
徐凯文:08年发生地震的时候,我当时还在读博士,5月17日到灾区调研,我被邀请参加校长办公会,校长开会讨论国家遇到的大难,北大要做什么。当时很多校长说北大的价值所在就是为国家民族做什么,我对大学生采访,我说你们知道清华最有名的一句话是什么吗?是要为国家健康工作五十年,真正的教育,真正的大学,是大学精神,而不是大学里赚了多少钱,有多少经费,有多漂亮的楼,楼再漂亮,精神没有,那这个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
我们都有做父母的能力,但是我们看到太多失败的复杂。昨天电子科大附小的康校长已经说了,我们要给父母发家长证明,父母要不要凭证上岗,为什么家长不及格,把孩子亲子关系搞那么糟糕,请亲子问题的专家来回答这个问题。
李晓云:每一届我都参加,做了一辈子的教育,刚才陈行甲老师讲他曾经是一个重度的抑郁症患者,我2012年患了脑梗,也是相当于从生命线上得以重生,在我从事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近三十年,开始介入心理学,就开始去帮助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孩子和面临焦虑破碎家庭的这个事业,它就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当我经历了2012年脑梗,就像陈老师这种生命体验一样,我有几个感受和大家分享。第一,我觉得我们教育整个过程中缺了一门课,生命教育。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现在越来越多的是分数、成绩、考试、升级,以及所谓未来美好的前程,而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从他出生开始就应该接受到良好的生命教育,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大量的孩子,刚才在各位专家老师的主旨发言中披露了大量的数据,我参加论坛之前,我刚从全国将近10个省(市、自治区)回到北京,第二天来到成都,我每到一个地方都跟幼儿园小学、老师、学生、家长广泛深入接触,而且每次讲了之后在我耳边能听到当地家长、老师、主管教育领导跟我讲,前一段,前几天、昨天、某某地,我们这个地方,我们这个学校,跳了3个,走了1个孩子。就是我整个生命过程中每天其实都是在和生命打交道。这个过程中我想分享第一点,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全面科学启动生命教育,让每个孩子从小懂得生命的起源、来源、生命可贵以及生命未来的意义和价值。第二,披露了大量数据,提供了很多案例,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我有一个思考,15年前我在北京非常大胆提出来,我说我想创建中国家长教育学院,不是附庸风雅。我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几乎全是父母问题,也就是来自家庭教育。我们作为父母来讲,首先他是一个家长的身份,但是后面为什么利用这次疫情闭关我写了两本书,《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换一个角度看教育:爸妈别生气》,当把家长这一层用于教育的时候不是太准确,为什么呢?文化传统中家长有权威,有一定的封建色彩,父母是家长,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家长,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很多保姆司机也是家长,但是孩子接受初始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就是父母,因此我做了一个调整,我在发起中国父母成长行动,把教育责任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从家庭教育,孩子接受初始教育开始,就有了一个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各行各业都有从业资格,每个人开车也要进行考试学习获取驾照才能上路,现在父母天生的,当了父母,得了孩子以后,就成了无证驾驶者,无证上路,在我理解父母首先是一个职业,同时是一份专业,我们都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学习,才能有可能和资格来承担作为孩子接受初始教育的根本责任。在我的理解当中,父母应该和孩子一同成长,换句话说家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长大的地方,而不是作为权威的家长以大欺小来对待我们所谓的孩子教育。这是我今天主要想分享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作为从事近30年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从业者来讲,在我看来,第一是责任,第二是行动,第三是坚持,惟有我们用心、真心、爱心,并且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目前儿童青少年所面对的心理建行问题才能够得以缓解甚至得以解决。谢谢大家!
徐凯文:我刚刚想到另一个问题,看起来家长是最好能够学习,要考证吗?
李晓云:我月1分钟回答徐老师的问题,我现在在全国讲课的过程中专门有一个章节,就是父母要持证上岗,所谓的父母成长学院不是做实体,其实是向社会传导一个教育理念,并且形成一个良性的可行的机制,就是我们作为父母来讲,作为孩子第一责任人和第一位老师,我们在前置,做父母之前或者做父母之初就应该接受这样的培训学习,加上自身的修养,还要接受这样的考核,当你获得这样的资格资质以后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也就是教育的从业人员。
徐凯文:我想问温老师,古代有持证上岗这事吗?现在不愿意生了,要再考试,躺平怎么办?现在人口出生率在下降,说我弃学、厌学怎么办?老祖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中国讲究大家庭观念,我们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到哪里去了?
温海朋:这个想法很好,引导家长持证上岗,家长要合格才能够怎样。但是这个动作操作起来很难,好像不太可能。比如驾照你可以考,考到一定程度,通过了就怎样。游泳,游200米算考到证了,但不能说那些没有游泳证和没有家长的人就做不了家长,他还是家长。我称为这是一种视角,就像我们做心理学教育,我们作为教育者,我们怎么来帮助这些家长成长,这是一个视角。我觉得我更愿意谈的是自救的视角,就回应我刚刚讲的,一个学生,一个孩子,他非常绝望的时候,他应该有机会自救,学校比较宽松,家长宽松的时候,他就去看一些能够帮助他疏解和找资源来疏解自己,这个我认为是更关键的。包括家长也是,他意识到自己有问题,我没有办法,孩子哪怕是到宗教里边,到社会的各个地方去寻找传统文化的资源,传统文化当然有无限的资源,我们的经典都有很多。大家都能知道这些,中国特别重视家的传统智慧,这些年有很多老师在推家哲学。中国本来有非常强大的家庭观念、家族传统,到现在好像烟消云散一样,这是很糟糕的,当然这跟我们这几十年的发展有关系,我们打破家庭,现在高速发展,我们的家庭观念出了很大的问题。孩子首先是属于家庭的,就像刚刚各位提到的,这个家庭,父母又属于家族,虽然说现在总体来说比较疏离,但还是应该加强家庭的观念、家族的观念,就是我们生来就在家庭关系当中,在家族关系当中,你的离开,你的绝望,会带给周围的父母和身边人巨大的伤害,现在孩子没有这种观念,西方来的极端个人主义,这样的一种很可怕的思维方式,孩子觉得一死百了,跟他没有关系,甚至我没有同意你就把我生下来,这种西方的观念,让大家觉得我就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存在主义就讲这个东西。但是你到根子上,并不是你把自己了断和结束你的人生就彻底拉倒,不能这样想问题。现在很多孩子受西方思路的影响,他出不来,没有办法回到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智慧当中,所以确实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徐老师做的工作特别了不起,他这么多年一直在呼吁,就是我们从事心理学的一定要跟中国的国情和具体观念结合,中国的心病要用中国的智慧,我特别同意徐老师的基本倡导。
徐凯文:我们今天的论坛关注度非常高,评论区在刷屏的。有很多孩子说爸妈应该多听一点。第二,有人说学校的心理健康课别光讲爱情,爱情完了以后得结婚,结完婚得生孩子,应该把这个放在那个里头,迟早得要当父母,现在光看着说生个孩子花钱多,没想到这些孩子给你人生多么美好的体验,光看不好的地方。还说这个课堂可以搬进大学,18岁以后该生生,不要说什么早恋不早恋,国家现在也鼓励生孩子。
最后一个讨论的问题,我们要行动,现在企业和基金会做了很多工作,所以想问你们,今天的主题,企业也好,基金会也好,为这么重要的一个事情,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
陈小兵老师是做元宇宙和人工智能的,元宇宙、人工智能这么先进、高级、时髦的技术能为孩子的幸福快乐做一点什么?除了游戏以外。
陈小兵:今天的教育专家特别多,心理专家特别多,我比较年轻,我就随便讲了。教育的本质,经济问题,数字经济问题,企业家没有空陪伴,是因为经济问题,生活问题,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之前网上有一张图很令我们感悟,父亲左手牵着事业,上面扛着风雨,右边牵着希望,母亲扛着家庭和全世界。我有感悟,我是一个创业者,一个月出差在外边有20多天,没有时间陪伴,没有陪伴才导致各位讲的自闭症、孤独症。为什么?没有办法。我们所有的时间去陪伴他,那经济运转就不可以,是生活的原因。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国家提倡的元宇宙,去年12月8日发了虚拟现实+教育培训的文件,就有教育部、文旅部、工信部,五大部委,我们就做了这个事情。我们的技术能为国家战略做什么?技术太多了,虚拟现实+云宇宙可以上没有陪伴的小朋友足不出户一览天下,课本里有的东西,比如长城,中国偏远山区那么多,我们可以在甘阿凉做公平普惠,让他足不出户可以感受非洲大象、狮子,这是技术能做的。第二,我们企业能做什么?心理健康,我怎么跟员工和未来的小朋友打交道?包括身边没有去过的地方。技术的本质,我们企业的定位和口号是科技助力教育,科技不能替代教育,也不能改变教育,这个教育是几千年的东西,我们做的科技,比如我们可以用机器视觉技术,现在市面上的元宇宙,区块链等等,我们用的机器视觉,机器运算的方式,表现就是VR和沉浸式现实、增强现实的形态,作为一套产品和应用。比如我们用机器视觉的应用扫一个画面,或者是他就能出现不在这个世界的东西,所以元宇宙的本质是虚实融合、虚实融合,你说能做什么?比如企业产品可以帮助全国的小朋友愉快开心地学习。因为中国的很多家长我交流过,其实学习在中国它本身就不是快乐的,这是一个矛盾点。为什么?因为目前的形态就是痛苦的,只能说用其他能力让他略微快一点点,比如用愉快的感受。比如我们的产品,我们可能设计了一套产品,可以发给全国各地,让他用设备来感受沉浸式交互。现在很多农村偏远地区的家长,包括身边的人,就在成都,领导要开会,比如企业的领导要开会,没有时间,这个产品能让小朋友在家里面用云运算模式感受这个产品。第三,我们企业也可以在这个行业做一点贡献,我们有元宇宙快乐学习的课堂,可以跟着你们走遍中国的万水千山。谢谢大家!
徐凯文:谢谢。我们今天的会议就是破圈的会,不仅仅是医学界、心理学界、教育学界,还有企业、公益、哲学,就是因为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的系统性问题。下一位请毛阿姨,毛阿姨11年前开始关注抑郁的问题,矢志不渝,始终在这个领域当中,现在儿童青少年抑郁问题特别突出的情况下,你觉得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毛爱珍:学生为什么出现抑郁这些现象,我们怎么解决,都在出谋划策,各位都提出了非常深入和精辟的论述。我们是11年前成立,宗旨就是关爱抑郁症和精神卫生健康的防治,11年前我们在这个领域探索,今天我就围绕一个点,体育。我们这个年代,我是50年代提倡的是德智体,现在又加上了美、劳。我刚才听了一上午,各位专家从各方面都讲了,但是对体育和对孩子身心的重要性没有讲到,为什么?这十年就是一个现状,大家都知道体育锻炼对孩子的身体会有好的作用,但是没有意识到体育对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各位老师对体育都是一带而过,说起来是强调,但是一带而过,而且我知道很多学校忽略孩子的体育锻炼,不那么重视。最近几年我们连续举办了三届健心跑,就是根据我们那么多年的感觉或者遇到的现状,而且我身边的精神科专家和抑郁症患者,他们跟我讲到如何预防和治疗抑郁症,都提到了体育运动,所以我们就连续三年得到了国家精神心理卫生和精神健康中心的支持、指导,还有中国田协、中国心理卫生学会的支持,还有很多公益机构,我们连续举办了三届健心跑。为什么组织健心跑?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我们青少年正在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机,体育运动不仅能健强孩子的体魄,还能增强大脑发育,让大脑发育更好,赋予学生更好的心情和更健康的体魄。近几年国务院和教育部发文多次提到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以体健心,共同在探索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模式。跑步到底有什么好处?大家为什么忽略?还是对它的认知严重不足。我在摸索跑步对孩子们的益处,借此机会进行一次科普。2020年习主席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提出,让孩子跑起来,跑步对大脑和身心健康的益处在国内大量研究资料中得到了充分的辩证。因为我们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内啡肽,这些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能提高孩子的全方位状态,不仅如此,运动还能提高孩子的心肺功能、血管功能,改善代谢,提高身体运动和平衡能力,调整体脂,为什么现在那么多胖墩,戴眼镜的,让孩子具有活力。所以我们连续举办的健心跑,我们倡导每天健走8000步或者慢跑5公里,我们不是要竞赛,慢跑可以有效提升心理健康,促进减少抑郁的运动方式。我们举办这种活动,旨在通过群众性的运动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心理健康与审理健康相辅相成的关系。非常欣慰的是,我们这三件组织了近10万人参加活动,而且每天打卡5公里慢跑的超过1万人,所以我们叫的知行合一,体卫融合,对身心健康最好的一种模式,我们在努力的推广中。这三届,我们组织十万大众参加,高校组队参加的占人数的1/3,现在我们有600多支团队打卡,有1/3是高校团队,特别有清华大学,第一届就是清华首发,很多高校纷纷加入。有一天突然1千多人组队,我说怎么来了一千多人,一看是另外一所高校,我们就问他们为什么进来,他说我们看到了清华大学建队来跑,这肯定没有问题,我们要积极跟进。我们希望组织清华、北大等等高校团队领跑,他们是一个标杆、方向。今年8月全民健康日,我们在江西的一个小学举办了心理健康进校园,我们也进入小学,跟小学联系起来,而且我们直接要求校长带头每天跑步。孩子身体发育的时候,没有强健的身体如何学习,如何有未来。大家要重视并保证孩子们进行积极体育运动,意识到跑步是抑郁预防最有效的运动方式。上医治未病,我们推行健心跑进校园,就是在做预防工作,让孩子们别得病,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有价值的,也是我们作为公益组织为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所尽的力。
徐凯文:最后一个发言的是腾讯基金会的刘洲鸿老师。所有人都用微信,大概没有中国人不用腾讯的产品,孩子们用的更多,家大业大企业大就意味着社会责任更大,这也是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问腾讯这样的企业基金会,你们觉得要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祖国的未来做一些什么?
刘洲鸿:刚刚毛老师说所有人都要锻炼,我昨天跑了25公里,腾讯昨天成立25周年。刚刚有老师说父母持证上岗,我也觉得很重要,我隔壁天天有父母吼孩子,到11、12点,我都睡不着,我觉得孩子特别可怜,家长也不容易,真的这种家长需要有人帮助,要不要持证上岗,这可能涉及人权和自由观念,很复杂。今天我们说青少年心理健康,我们在企业工作,在大厂,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也非常严重。我在的办公楼,以前楼顶是一个空中花园,是开放的,中午可以走一走,现在都封上了,就是担心有人去。还有前几年降本增效,各大厂裁员,这真的是很恐怖。我觉得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青少年,我感觉整个社会的问题都很严重。从腾讯的角度,它的价值观叫科技向善,不仅仅是腾讯每年捐赠大量的钱出来支持各种公益慈善事业,包括心理健康、心理服务方面的,腾新更大的优势是它的技术优势,还有各个业务背后连接的广大用户,我们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做了微不足道的一些事情。刚才陈行甲说到知更鸟,但是这样的知更鸟太多了,我们接触的可能更多的是城市的孩子,但是我们公益组织接受到更多的是比较偏远地区、比较落后地区的人,流动儿童也非常严重。我去凉山州跟教育局长沟通,我在那边做心理健康资助,负责心理健康的教育局老师跟我介绍说凉山州1800多所中小学,但是真正心理专业毕业的心理老师不到5个,其他所谓的心理老师都是兼职的,根本专业性不够,陈行甲老师讲的非常重要,我们也在资助一些。但是我感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怎样更加有效,去帮助孩子提升他的心理健康,抗抑郁,提升老师心理健康方面的能力,还有学校怎么和专业老师对接,我觉得路很遥远,我们做的也是杯水车薪。我们也跟公司合作开发一些小程序,科普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培育更多的志愿者,通过线上进行咨询辅导,我也是志愿者之一。我经常也会被人问到孩子一上网课抓着手机就玩游戏怎么办,家长都不知道怎么办。我们也利用视频号、腾讯公益平台进行这方面的倡导,5.25心理健康日,我们也跟几十家心理健康的组织联合,在心理健康方面进行科普。还有10月10日精神健康日,跟国家心理健康中心做一些海报,睡眠质量等等,发现效果也很好,随便做一下都有几百万人参与,我们出心理健康方面的题目50道题,认识焦虑症、孤独症,还是有很多人参与,发挥这方面的能力。今天郑毅老师讲通过声纹来识别心理健康,还有数字药物,我觉得我们基金会在未来可以更好发挥技术的力量,探索更加高效、更加成本低的,能让更多人受益的方法。如果大家有好的办法,也欢迎大家跟我们联系。谢谢。
徐凯文:谢谢刘老师。顺着刘老师的观点我谈一点,科技本无好坏,科技可以促进人类进步和发展,但科技也有副作用,我们要善用高科技为人类更美好生活服务,这是人类非常重要的需要有智慧才能驾驭的主题。好在我们还有很多讨论的机会,我们这一环节就先到这里。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