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最新动态     参会指南     媒体聚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图文报道
开幕式暨主论坛
“一带一路”高校智库论坛
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论坛
科技文化与科普教育论坛
创意发明-中国青少年崛起之路论坛
互联网+教育论坛
闭幕式与成果发布
新闻吹风会
参观考察及会场内外
图文报道 > 互联网+教育论坛
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副局长徐琨

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副局长 徐琨

尊敬的各位教育同仁,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在这个论坛上和大家交流。

在全程化进程的今天,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如何通过互联网推动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去构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的形态,我们应该怎样去思考和实践办学理念、学校形态、学习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这是我们今天每一位教育同行共同关心的话题。

青羊区从2012年开始进行未来学校的研究和实践,并把它作为未来教育生态体系的重要抓手,我们结合区域实情,以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的方式,为学校开展项目试点创设良好氛围和提供最大的保障。借此机会,我将青羊教育未来学校建设思考与实践作以下交流,希望在以后工作推进中得到各位领导专家的支持与帮助。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以创新谋未来,构建以人为本的未来教育生态体系》。

变革的时代需要变通,更需要坚守,我们不仅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引领潮流、与时俱进,还要更好地回归教育本质,追寻教育的本源,培养21世纪具有核心素养和技能的人。基于这个中心,我们确立了六大领域的发展任务和核心要点,为未来学校培养适应未来并改造未来的世界公民而做好保障。

第一,我们强调学习环境的信息化重构。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青羊强调以改变学习方式、渗透多元文化理念,以强大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达成全域学习环境的重构,跨界学习环境的在建,虚拟学习环境的在建,以满足学生个体进行自我导向性学习而服务。

第二,满足学习资源的个性化需求。学习资源是学生素养形成的重要基础,我们主张通过学前预测、学中随测、学后评测等多种手段,采取主动推送、主动收集建立数据化内容,通过按需提供、因材施教建立个性化课程,运用云端整理、双向互动形成集约化资源。

第三,实现学习方式的高效化互动。学习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青羊实行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的高效支撑,提高学生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增强教师教学主体的生动性,加大课堂教学载体的互动性。

第四,坚持教师技能的专业化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教学改革推进成效的重要保障,我们着力加速“互联网+”时代教师的思维模式转变,推进教师课程资源同诊的手段转变,扭转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大一统的育人模式。

第五,落实教育管理的智能化服务。教育管理是学校运转的重要支撑,我们注重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端管理系统、电子安保等技术全方位支撑,简化繁琐的管理程序,实现日常管理数字化,自动管理智能化、安保工作电子化。

第六,促进教育评价的效能按化提高。教育评价是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的主要依据,我们主张借助于多种数据检测标准和要求,结束以分数下结论的结果性评价,充分体现青羊综合评价的多元化,诊断的纪实性,补救的纪实性。

二,创新驱动,找准变革方向。

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质量提升、内涵发展进程,青羊区特别制定了2016-2020年“互联网+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我们简称青云计划,以“互联网+”思维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和综合改革,支撑青云支撑环境提升工程,青云人才培养工程,青云前沿探索工程,青云教育治理工程等四大工程。其中未来学校作为青云前沿探索工程的首个项目,计划通过3年的研究与实验基本形成青羊特色未来学校的实践模式,形成一批未来班级,带动并促进一批学校在数字化环境下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采取整体推动和点上突破的多极试点方案确保学校未来建设的试点成效,其发展变革的主要着力点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以软硬件提升重构数字人本校园。首先要重塑学校的物理空间,改变学校传统建筑设计、文化环境,体现出未来学校的人文化,以多纬和经济为宗旨,实现教育环境的弹性化、智能化和生态化。第二,提升青云的支撑环境。我们通过要改造升级成渝专网,实现学校的千兆介入,拓宽互联网接口带宽,启动云平台项目,升级区域中心机房,使其成为区域教育数据储存、运算、网络管理、网络服务的中心和枢纽。

第二,着力整合再造课程形成丰富的学习资源。一是打破传统课程及教材的观念,坚持大课程观,引导和提升教师对现有各级各类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延伸课程容量,加强在线课程资源的引入和建设,二是开展系列创新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开展STEM整合学习,鼓励学校开设创客教育,开设创客教室,建立导师团队,加强机器人交运试点。三是提供个性化的定制课程,通过大数据支持每个学生对课程路径和内容作出最适合的选择,建立个性的课程内容。比如说我区的泡桐树中学,学校就探索通过分层教学、选课走班来破解应试教育倾向和传统班级授课制带来对学生个体成长需求满意满足的难题,整合课程构建五彩人生课程体系,搭建学校课程超市,为学生创造并提供适合的教育,尊重个性,尊重选择,尊重生命的真实需求,促进孩子多元发展、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满足大数据时代下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第三,以技术融通支撑课堂学习变革。一是变革教学发展形态,推进青云现代课堂项目,借助电子媒体、电子书本、教学内容,从单一的文字信息变成集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的超文本信息,并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媒介当中。二是变革课堂组织形态,加强校本教研的探索,培训并指导教师运用翻转课堂、微课等形式技术手段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形成生动、开放、共享的学习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三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创建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为载体的终端化、智能化学习环境,通过技术手段关注学生预习、上课、评测等学习的全环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满足学生自主便捷个性的学习。通过近五年的发展,如今走进青羊的课堂你会发现网络拓展了学习的空间,教育更关注了个体的发展,同时各试点校积极开展了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现在有国家级课题,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发展性评价实践研究。

第四,以系统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是基地建设,大力加强教育信息化专业师资人才培训培养基地的建设;二是名师引路,增强信息化名师工作室数量,有计划有组织分层次培养一批优客名师;三是专项培训,充分利用教师微师培平台构建解读、示范、实践、点评微课程教师培训的新模式;四是分层推进,开展针对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高教研人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指导能力,建立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和专业人员的骨干培训制度。除了区域整体的推进之外,各试点学校更是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项目发展的核心内容,我们的实验小学提出了全科全域、全能全才、课程推进、量身定制、形成菜单、个性成长的未来教师成长路径,泡桐树小学借助学校七大名师工作室实现竞赛促优、数据采集、成果物化等成为名师的教师发展课程。

第五,以技术支撑创新校园智能管理。一是泛在服务,通过物联网传感技术推进以校园网络服务、多媒体教学设施和校阅技术支持服务、一卡通应用技管理服务、数字化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艺术馆等为内容的泛在服务。二是数据共享,学校的管理决策大部分由数据支持,学校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能做到及时的流动,各部门的目标达成进程能被大家及时共享。

第六,以过程跟踪推进评价方式的变革。一是强化过程跟踪评价,我们启动青云数据中心,资源平台建设项目,借助大数据工具,关注跟踪学生学习环节与过程,实现教育大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跟踪、分析,并记录相关行为数据,实现教育资源个性化推送,促进学生个性多元发展。二是变革学生评价手段,建立学生成长数据库,加强评价的诊断性和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跟踪指导,增加评价的多元化、过程化、特性化和合理性。泡桐树小学就创造性搭建了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网络平台,全程全面全员适时为每个孩子提供发展性评价,逐步构建起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多元发展、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不忘初心,继续扬帆前进。

近年来我区探索教育发展的举措和成果得到了广泛关注,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下一步我们将加大项目建设投入,让未来学校先有未来的颜值。推进选课走班课程再造模式,深化课程改革,制定未来教师成长研修计划,打造未来之师。以现代课堂云策略研究推进无边界课堂,加大区域云平台建设,为全区教育教学资源收集和大数据评价服务。我们深知网络多媒体、移动互联网形成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将人们带至泛在学习时代,任何人任何时刻都需要最精准的教育,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有效的信息传递,教育关注点也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转移到了对每一个人全面综合发展的关注。青羊教育对于“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会继续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梦想,不忘初心,站高望远,继续前进。

我今天的交流内容就到这里,也希望下来以后我们的专家能有机会到我们青羊来给我们具体指导。感谢大家!


测文网董事长王晓龙
互联网嘉宾合影
特 别 鸣 谢
  主办单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成都市人民政府     亚洲教育北京论坛组委会     四川师范大学    

  承办单位

亚洲教育论坛培训中心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    

  支持单位

成都市博览局     成都市教育局    

  协办单位

拉莫斯和平发展基金会     哈萨克斯坦国际一体化基金会     澳门基金会     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暨青年局     财团法人幼儿教育基金会     台湾木铎学社     台湾爱迪生发明创意学院     约翰霍金斯创意生态实验室     台湾爱迪生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华人跨文化协会     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     欧亚教育发展中心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互联网教育领军会     四川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四川省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会     四川麻辣社区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孔裔国际教育集团     成都许林文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     北外在线(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学堂在线     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掌门1对1     青岛腾胜全球文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重庆邓鸿吉创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好望角商学院     望子成龙教育集团     最IN菲克城     深圳东方高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国才奕国际教育集团     华人礼服     中华汉顶陨石文化     君学中国    

合 作 单 位
哈萨克斯坦国际一体化基金会
华人跨文化协会
欧亚教育发展中心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
战略合作媒体
独家合作资讯平台
 
  版权所有 © 亚洲教育北京论坛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院 世纪经贸大厦A座1009-1010室
电 话:(010)68909380 传 真:(010)68909380
E-mail: Office@asia-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