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代表成都的本土企业欢迎大家来到成都,这两天成都天气很阴冷,跟资本市场一样又阴水分又重。我们重庆成立了一个互联网教育产业园区,大家可以去参观一下。在成都的话,大家也可以来天府软件园和我们一起交流。 今天我的主题主要有两大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谈技术方面的应用,我演讲之前想了一句话,就是历史的车轮永远都在前行,但是有一些事它永远都只是在周而复始。说到教育行业也一样,我们在座的所有教育从业者都知道,在线教育这个概念,可能在2013年的时候特别火爆,那时候可以说是中国在线教育的元年,起步年。到2014年可能很多公司就在自己尝试自己的模式,2015年死了很多公司,也成长起来了很多公司,2015年是一个市场年,2016年今年是占位年,谁能占得很好的位置就能迎接2017、2018的风口。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不太愿意用互联网+教育或者教育+互联网,因为这个词在我自己创立麦子学院的过程当中,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在成都创业,我说因为成都没有那么多人给我提“互联网+”,因为在北京那个地方我每天听的所有的会都是“互联网+”,要不然就是互联网+++,我都不知道应该加什么,是不是我也应该来一个张福海+。我虽然年龄不大,今年31岁,作为年轻人我从事教育行业十年,每天都在跟学生打交到,这两天我基本所有的时间在大学里边跟大学老师研发教材。 我个人认为教育行业作为非标准化的服务行业,我个人认为它应该像现在很多服务行业,比如说服装这样的行业,不是去提“互联网+”的概念,而更应该多去提产品升级,我们应该提教育产品升级,而不应该太多提“互联网+”,因为提“互联网+”太多之后,很多人觉得是不是我做教育的做一个互联网,做APP,做一点流量,就可以做在线教育,那这其实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让教育产品升级,我们的升级比如有文化升级,产品本身升级,体验升级,等等等等的升级,那你作为搞教育的,如何做一些产品的升级呢?我这里只是用我们的一些简单的做法,举一些例子。 比如我们很多用户,我记得前两天有一个9岁的小男孩,他在唱吧软件上自己唱了200首歌,他叫我胡子叔叔,他说我有很多粉丝,我问他平时唱歌在哪里学,他说在网上学唱歌,但是我说那你在网上哪里学,他说其实在网上找了很多教我学唱歌的人,发现网上学得不太好,说明在线教育需求已经非常高。说明现在年轻人接触的所有产品,所有的网站,所有的应用,其实用UI角度来说做得非常漂亮,但是作为我们搞在线教育的公司,你所有网站,所有的系统都做得非常Low的话,这在体验方面做得不好。 比如说我们一个用户,我们在线教育来学习的时候,因为年轻人平时爱打游戏,如果说我们能够把这个在线教育流程设计得非常游戏化,年轻人手机上最爱玩的就是保卫萝卜,只要一出来,相信很多人都会去玩。我们是不是把学习的整个过程变得像保卫萝卜一样?非常有游戏化的感觉,是不是他就会觉得学习的方式非常有意思。比如我们学习的所有数据,我相信在线教育的公司都会做得非常到位,但是在数据表现方面是不是我们能够让用户的感觉,无论从界面还是便捷程度方面变得更加方便更加好,类似于像保卫萝卜每一关的关卡,我们设定它,这样的画面是不是非常好,能约老师一对一辅导,这就是传统教育产品升级的体现。我们可以升成很多学生的数据,这些数据怎么用?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班主任就可以随时在后台看到每一个学生每一天完成的情况,然后他在看某一些教学视频的时候,他对哪一些视频经常重复播看,然后做哪些题的时候错误率比较高,老师就可以针对性指导。同时他学习过程当中所有的数据会记录下来,他就会感觉到原来他所有的这些数据行为,包括他APP上学习,包括我们自己来做了智能手表,还有手环,包括我们这两天还做了一些实验性的产品,就是一个耳机夹在耳朵上测前额叶脑电波的电头,我们就可以看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通过数据的表现最后有什么用?我们可以分析这个学生沟通能力怎么样,执行能力怎么样,协助能力怎么样,他有什么特长,这些东西就是为了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把这些数据推送给这些用人单位。其实用人单位拿到我们数据的时候,他可能在表面上看不出来的一些特征进行了解,这个东西对于学生来说,很多学生说老师你怎么知道我这个地方,学生不太会提问,学生就会说你怎么知道我这个地方不太好,你怎么知道我需要这样的辅导,用人单位也会说你怎么知道这个学生是这样的情况。我们举了很多例子,就是我们现在尝试的,所有的尝试无论从表面上看到的还是表面上看不到的,都要用技术手段,让整个教育的体验、产品、服务、文化变得升级,让它变得更好,因为人们的需求在不断发展。我个人认为,教育行业一定是因为用户的学生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我们一定会发生很多变化。 今天可能有很多做传统教育的,我希望大家做教育的过程当中能够仔细分析你用户,这是作为搞教育人非常关键的因素。因为我非常非常的认同,我们看一下所有的传统行业,现在分为三大类,一种是提供流量的,一种就是大品牌的服务行业,一种就是在细分人群,针对某一部分人,以文化传播的方式然后做服务行业的,其实教育最终也是三种形态。所以说我们就要细分自己的人群,我这里举一个职业教育的案例,我们都知道教育分为幼儿教育、K12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成人教育里边又分为职业教育、兴趣教育、学历教育、认证教育,最大的就是成人教育,我们真正的用户就是大学在校生、大学应届毕业生、在职人群。现在非常多提供在线教育的公司,除了K12机构之外,很多教育机构的大部分用户是在职人群,我们有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都是这些在职人群?因为我们可以满足在职人群的刚需,因为他真的没有时间线下学习。但是在职人群我们要分两种,一种是有基础的在职人群,一种是没有基础的在职人群,现在一些比较高端的做IT的在线教育机构,大部分人群是零基础在职人群转行,现在他们没有抓住有基础的在职人群以及毕业生和在校毕业生。很多人盲目说一定要做在线教育,其实我说了不要太多说“互联网+”,教育怎么做,一定要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在重庆的互联网教育产业园区,包括成都的产业园区,我们最早做互联网教育起家,现在线上线下都有点,我们满足在校学生以及应届毕业生的需求,在校学生和应届毕业生不是说自己不想学,而是觉得学不会,在线教育真正学几个月能学出来是很难的。如果是有基础的,他可能不需要系统化,需要碎片化学习,比如微课,我们认为未来教育的形态就是线上线下结合,线上针对微课和碎片化的精品课程,适合有基础的人学习,这种人可能几百人,线上纯在线课程可能1万元几千元的课程,真正是没有基础的,然后在职人员的转行提升线下的课程是针对在校学生和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未来教育一定是这样的形态,我觉得这才能成为非常OK的教育的品牌。 (本文根据会议现场速记整理而成)
|